病从口入蛔虫导致的急性胰腺炎1例

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消化科宋鑫贾树杰樊丽伟;期刊来源:《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病例资料

女,54岁。因腹痛10余天,加重3d入院。患者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间断性,偶有烧心、反酸,3d前腹痛加重,为胀痛,有自主排便,自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无明显好转。

既往无类似腹痛病史。

查体:腹软,腹部平坦,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击痛阴性。肠鸣音正常。

化验血淀粉酶U/L,脂肪酶U/L,血常规示白细胞10.09×lO9/L,嗜中性粒细胞7.49×/L。肝功、肾功、电解质、血凝、尿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腹部CT:胰腺形态无异常,胰腺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影,胰管无扩张,胰腺周边多发渗出性改变,余未见异常。

初步诊断:急性胰腺炎。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营养支持、抑制胰腺外分泌治疗3d后,患者腹痛症状缓解,血淀粉酶水平降至正常,半流质饮食1d,患者再次出现上腹痛,血淀粉酶升高至U/L,遂再次给予禁食水、抑酸、抑制胰腺外分泌治疗,并查腹部超声提示肝、胆、胰、脾、双肾未见异常。

胃镜示胃底处黏膜充血水肿,可见一长约20cm白色虫体,经异物钳取出。患者腹痛症状消失,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给予驱虫药物(阿苯达唑)治疗,患者排便发现蛔虫1条。

患者进食后连续监测两次血淀粉酶均正常,遂办理出院手续。

讨论

随着生活卫生条件的改善,大部分人都能注意饮食卫生,由蛔虫引起胰腺炎的发生率也越来越低。蛔虫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因其有钻孔习性,当体内环境改变时如发热或食入辛辣食物时常可刺激其活性增强,钻入开口于肠壁的各种管道,进入胰管后可引起蛔虫性胰腺炎。

致病机制为蛔虫通过十二指肠乳头开口钻入主胰管后,导致胰管壶腹部出口梗阻,胰液引流不畅,胰管内压过高,致使胰管及腺泡破裂,胰液外溢到间质中,引起急性胰腺炎。对于该患者,经详细询问病史,发现其有爱吃街边“麻辣烫”的习惯,考虑食入了被污染的食物所致。患者治疗期间曾有腹痛反复及淀粉酶升高情况,考虑为蛔虫持续钻堵胰管所致,经抗炎、解痉治疗,蛔虫退出胰管逆行入胃。因此胃镜检查发现蛔虫,而乳头部未发现。由于存在再感染的可能,所以每隔3~4个月可再驱虫1次。在此也提醒我们,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切记“病从口入”。

欢迎







































中医白癜风医院
北京专业权威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xingyixianyan.com/nwyjb/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