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糖尿病患者有一个认识误区,就是我用着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不必控制饮食,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胡吃海喝也无妨。真的是这样吗?看完这个病例您就知道了。
案例介绍患者男性,36岁,因“腹痛3天”入消化科住院治疗。患者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5年余,现使用门冬胰岛素30早、中、晚各20U,餐前皮下注射,餐前口服二甲双胍(0.5克/次,每日3次),餐后服用阿卡波糖(毫克/次,每日3次)治疗,未监测血糖。
入院后查血脂为:甘油三脂:10.52mmol/L、总胆固醇:7.11mmol/L、空腹葡萄糖:14.82mmol/L;糖化血红蛋白:11.8%。结合患者病史、腹痛特点、检查资料,考虑患者为急性胰腺炎发作。
入院后患者暂禁食、停用口服降糖药,监测血糖每日4次,改为甘精胰岛素8U睡前22:00皮下注射治疗,视患者血糖情况临时加用门冬胰岛素处理,待患者饮食恢复后逐渐调整胰岛素剂量。
这位患者的糖尿病控制情况:患者自诉此次进食约克羊排后出现腹痛,平素每日4-5次进餐,但患者正餐每餐主食约克,每餐进食到饱胀才停止进餐,虽不吃肥肉,但常吃动物内脏、鸭肉、红烧肉、粉蒸肉等,副餐常吃坚果、酸奶(-克)、苹果(1-2个)、无糖饼干(4-8片)、偶喝苏打水等,常出差,出差时经常忘记注射胰岛素,聚餐时碍于面子把阿卡波糖放在餐后吃,血糖偶尔监测,没有运动的习惯。
控糖的错误做法这位患者的控糖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不能碍于面子不遵循降糖药物的服用时间,阿卡波糖应与餐时第一口饭同时嚼服,餐后服用没有达到百分百发挥药物的降糖效果。
·患者平时不注意控制饮食,仅仅是做到了多餐,却没有做到少食,摄入的总热量却没有控制住;经常不限量的吃一些动物内脏、红烧肉等热量比较高的食物;副餐也未控制食物总量,副餐食物种类除了苏打水不适合外,其余食物可以作为副餐食品,但食物量过大,未按自己血糖水平调整饮食。
·患者入院血脂这么高,除了糖尿病本身代谢存在问题外,与患者摄入脂肪量过多、运动少消耗小有关。提醒广大糖友,甘油三酯若超过5.6mmol/L便有急性胰腺炎发作的危险性。
·患者体型肥胖,平素不爱运动,身高厘米,体重82千克,体重指数28.37千克/平方米,腹围96厘米,臀围厘米。患者每天胰岛素剂量为60U,还有口服药,除了患者不忌口外,还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如果患者能长期坚持运动、适当减重,对控制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都是有很大作用的。
·患者糖化血红蛋白11.8%,说明患者平均血糖为14-15mmol/L左右。平时以自我感觉为准,忽视监测血糖的重要性。
以上内容说明患者没有建立系统的控糖知识,且自律性很差。
患者在入院后经过糖尿病教育及胰腺炎如何发病的宣传教育后,才明白自己作为“糖人”是如何“无知”,万幸自己没有发展成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糖尿病和胰腺炎的关系1、胰腺的生理功能包括外分泌和内分泌,其内分泌功能是由散布在胰腺中的胰岛完成的,胰岛中的B细胞是负责分泌胰岛素的,而胰岛素是人体内惟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胰腺炎可以引起胰腺组织的破坏,胰岛B细胞也无法幸免于难。
2、急性胰腺炎后患糖尿病的可能性要看胰腺炎的程度,如果是水肿性胰腺炎,则胰腺恢复较好,细胞破坏少,糖尿病的发生率较低;如果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则会导致大量胰岛B细胞死亡,引起胰岛素分泌量的不足,从而导致糖尿病。
3、很多患者由于治疗需要静脉点滴葡萄糖,部分患者在输液后出现血糖升高,这种情况不能立即诊断为糖尿病。另外,在急性感染、创伤、脑血管意外、烧伤、心肌梗死、剧烈疼痛等应激状态下。
4、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生长激素(这些激素均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等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相对减少,致使血糖升高;当应激状态解除后,血糖则会降至正常。当然,如果原先就有糖耐量减低或隐性糖尿病,受到应激反应的影响或输注较大量的葡萄糖后很可能诱发糖尿病。因此,是否患有糖尿病,还需在上述疾病痊愈后做葡萄糖耐量试验才能确定。
有些糖尿病患者没有急性胰腺炎,但有严重的高血脂和脂肪肝,尤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也会直接引发胰腺炎。
有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未采取干预措施最终发展成为了2型糖尿病。因为大量的游离脂肪酸会直接抑制胰岛细胞的功能,脂肪沉积甚至会发生在胰岛细胞周围,使胰岛功能降低。
大家对于疾病的白癜风中药卡泊三醇软膏价格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