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性胰腺炎多学科诊治共识意见下

欢迎点击链接查看:中国急性胰腺炎多学科诊治共识意见(上)

SAP的分期治疗

早期液体复苏

SAP—经诊断应立即开始进行液体复苏。通常建议第一个24h输注的液体总量占发病72h输液总量的33.3%。输液种类包括胶体、平衡液或0.9%NaCl。平衡液是等渗晶体液的首选,次之为0.9%NaCl;胶体首选人血白蛋白或血浆,关于羟乙基淀粉存在争议,因其对肾脏和凝血功能有一定影响需慎用,但对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每天控制在ml范围内仍然可以接受。扩容时应注意晶体与胶体的比例,一般推荐的补液速度是5~10ml·kg-1·h-1,特殊情况下可达到12ml·kg-1·h-1。液体复苏的目标为患者平均动脉压65~85mmHg,心率次/min,血乳酸显著下降,尿量1ml·kg-1·h-1,HCT下降到30%~35%(满足2项以上)。SIRS消失也是液体复苏成功的标志之一。当判断患者液体复苏过量或组织间隙水肿时,可以适当提高胶体液输注比例,加用利尿剂以减轻组织和肺水肿。必要时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呼吸功能支持

SAP发生急性肺损伤时可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维持氧饱和度在95%以上,要动态监测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当进展至ARDS时,可予以有创机械通气。当患者病情好转时尽早脱机,避免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压伤等呼吸机相关并发症。

肾功能支持

持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cl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RT)的指征是SAP伴急性肾衰竭,或经积极液体复苏后、持续I2h以上尿量在0.5ml·kg-1·h-1。可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血液净化方式。

腹腔高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IAH/ACS)处理

IAH/ACS是AP的常见并发症。腹腔高压(IAH)定义为持续或反复出现的腹腔内压力升高12mmHg;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是指持续性腹腔内压力20mmHg(伴或不伴腹主动脉灌注压60mmHg),与新发脏器功能衰竭相关。IAH可分为四级:I级(腹腔内压力12~15mmHg)、II级(6~20mmHg)、III级(21~25mmHg)、IV级(25mmHg)。包括下述3种处理方法:

(1)ICU处理:密切监测腹腔压、腹腔灌注压(平均动脉压-腹腔压)和器官功能的变化;限制液体输入,如容量过负荷可行血液超滤或利尿;及早应用升压药物,有利于限制液体和维持腹腔灌注压;监测机械通气压力参数的变化,根据IAH的变化调整参数。

(2)非手术处理:降低空腔脏器容量,包括鼻胃管引流,促进胃肠道动力,放置肛管减压,必要时行内镜减压;扩张腹壁,充分镇静镇痛以降低腹壁肌肉张力,必要时行神经肌肉阻滞;经皮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腹腔积液。

(3)手术处理:当存在持续性腹腔内高压(25mmHg)伴有新发器官功能衰竭,且非手术减压措施无效,经过多学科讨论后可谨慎行剖腹减压手术,术后宜用补片等人工材料临时覆盖切口,避免造成肠损伤等并发症。

MDT建议:

SAP的救治过程尤其能体现多学科协作的作用,建议成立MDT救治小组,通过定期组织内科、外科和ICU等学科的会诊讨论,力争提高救治成功率。早期目标引导的液体复苏是治疗的关键措施之一,出现ACS时需要积极干预,必要时外科手术。

后期并发症的处理

MSAP和SAP的恢复期均可发生胰腺囊肿、感染、出血、消化道瘘等并发症,需要消化内镜、放射介入、外科等医师的积极干预。

胰腺假性囊肿

由完整非上皮性包膜包裹的液体积聚,内含胰腺分泌物、肉芽组织、纤维组织等,多发生于AP起病4周后。大多数胰周液体积聚和坏死物积聚可在发病后数周内自行消失,无需干预。无菌的假性囊肿及坏死物包裹大多数可自行吸收,少数直径6cm且有压迫症状等临床表现,或持续观察见直径增大,可考虑行微创穿刺引流或外科手术。

胰周血管并发症

有20%的AP在影像检查时发现脾静脉血栓形成,后期可出现胰源性门静脉高压(左侧门静脉高压),导致胃底静脉曲张,甚至导致消化道出血,可考虑行脾切除术。炎性假性动脉瘤并非罕见,会在4%~10%的病例中引起严重并发症,包括腹腔或囊肿内出血,腹腔血管造影+动脉栓塞是一线治疗手段,如造影未明确出血部位或栓塞失败者可考虑积极手术止血。

消化道瘘

以十二指肠瘘与结肠瘘最为常见,可能与缺血坏死、胰液渗出或感染侵蚀有关。基本治疗原则为保持消化液引流通畅,十二指肠瘘可经空肠行肠内营养,有较高的自愈率,通常不需要手术治疗。空肠瘘可行胃肠外营养,或经跨瘘口的喂养管行肠内营养,管状瘘通常可以自愈,唇状瘘通常需要行肠瘘切除、肠吻合手术。结肠瘘腹腔污染严重,通常需要肠造口转流手术,较少自愈。

胰瘘

治疗主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禁食、空肠营养、生长抑素应用等措施,大多数患者经过3~6个月的引流可以自愈。经ERCP置入胰管支架有一定治疗作用,但长期不闭合或有并发症的胰瘘则应外科手术。胰管完全断裂者可行胰腺部分切除和瘘管空肠吻合术。

MDT建议:

AP后期并发症的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可采取内镜介入、放射介入、肠内营养等多种手段治疗,但效果欠佳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总之,急性胰腺炎因为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可变性,整个救治过程需要急诊科、内科、外科、重症医学科、影像医学科、放射介入科、营养科、中医科等多学科医师的通力合作(图2),才能充分发挥MDT的优势,最大程度地提高救治成功率。

文献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31(11):-.

关心消化,肠享胃来!

赞赏

长按







































北京主治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xingyixianyan.com/nwyjb/1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