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你有什么安排呢?不少人都早早做好了多个节日安排,出游、会友、回乡……但是,每到假期总有人因为一时大意导致健康问题。
我们总结了各科医生的健康提醒,现在就告诉你,这些事情千万别做!
血管外科:
旅途别久坐,容易血栓
在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时候,尤其是坐在飞机的经济舱座位,空间狭小,乘客的腿部屈曲不动,更容易导致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处凝结,这种情况也被成为“经济舱综合征”。
因此,每1~2小时就站起来活动一下,可以在周围适当走动,如果实在不愿意走动或者不方便,可在就坐期间变换姿势,动动双腿或双足进行屈踝锻炼,让脚趾和脚做向上和向下的运动。
肛肠科医生:
长时间驾车,诱发痔疮
司机驾驶时精神高度集中,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导致肠道蠕动减缓,加之久坐严重影响静脉回流,使腹内脏器充血,静脉过度充盈,便会引起痔疮。
对于准备自驾游的人,建议随身携带治疗肠胃疾病的药物,以防腹泻。有痔疮的患者可带一些消炎药,在痔疮发作时可用来坐浴消肿。
胸心外科医生:
通宵娱乐,容易心梗
凌晨两点左右是阴阳交替之时,人的交感神经薄弱,而副交感神经很活跃,熬夜会使植物神经紊乱,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或是心梗的发生。长期的熬夜使身体过度疲劳,机体处于衰弱状态,这也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
风湿免疫科医生:
海鲜+啤酒,痛风难熬
约50%的痛风患者的急性发作都是有诱因,其中啤酒为最重要原因。
酒中并不含嘌呤,也不产生尿酸,其代谢产物是乳酸。但恰恰是这个乳酸,会和尿酸在肾脏竞争性抑制其排出。尿酸和乳酸沉积在关节周围,引起疼痛、肿胀、红热。久而久之,破坏骨关节,引起功能障碍。
胸外科医生:
聚会吃饭,警惕二手烟
一手烟几乎全部进入食道和胃部,胃有消化功能,可以消化进入胃部的食品和烟尘,缓解烟尘的危害。而冷的二手烟尘经过鼻腔时,大于PM2.5的烟尘颗粒物被鼻腔和呼吸道内的黏液留在鼻腔和呼吸道中,小于PM2.5的烟尘颗粒物能进入肺部。这些留在鼻腔和肺部的二手烟会扎根在整个呼吸道和肺中,熏黑整个呼吸道和肺部。肺部没有消化烟尘的功能,只能逐渐发生损害,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也就更大。
营养科医生:
大鱼大肉,诱发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最主要的病因是胆结石、高脂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酒精,现在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摄入增多,尤其是在节日期间,大部分人容易暴饮暴食、大量进食油腻食物及大量饮酒又是导致胆囊炎急性发作,血脂控制不佳的重要诱因,因此,医院里急性胰腺炎病人最多的时候。
肝病中心医生:
聚餐喝酒,伤害肝脏
很多人认为酒量好,肝脏的解毒能力越强,其实,大多数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都是酒量比较好的人。所谓的酒量好只代表酒精耐受程度好,乙醇代谢乙醛的能力强,并不意味着肝脏对酒精的代谢强,酒精对人体的伤害一点也不会少。
骨科医生:
景点暴走,易伤膝盖
长时间暴走,中老年人的半月板最受伤。老年人的关节要省着用,一些运动量比较大的锻炼方式,如暴走、爬山等,会加重关节磨损,增加韧带、肌肉的拉伤几率。
心理科医生:
开车斗气,易出危险
防止“路怒症”要做好自我调节,不妨遇到堵车,若有工作业务,提前告知对方,同时给自己找个事做。车里可以放一些悲情舒缓的音乐也不错。另外,同车的亲朋好友在他发怒时给他些劝阻,缓和情绪,说明这样激怒的后果。
急诊科医生:
吃消炎药,千万别喝酒
应用头孢类、甲硝唑等药物期间饮酒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如面部潮红、头痛眩晕、腹痛、胃痛、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致呼吸抑制、心肌梗死、急性心衰及死亡。在用药期间和停药5天内不能饮酒、口服或静脉输入含乙醇的药物。
眼科医生:
玩游戏追剧,损伤视力
假期内,不少孩子都会玩电子游戏。如果家长放任孩子天天玩,一个月后,近视度数上升度左右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如果任由近视发展,度数超过度成为高度近视后,眼轴变长、牵连眼底,有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白内障等并发症。
睡眠中心医生:
疯狂补觉,反而伤身
作息时间尽量规律,即使假期想多休息会也不要太晚睡,白天的午睡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内。尽量保证在晚上12时之前入睡。即使补觉,也不要多过1-2个小时。
来源:健康时报
投票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