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国医急诊科提醒您劝君莫贪杯,莫把良药

春节已进入倒计时,很多小伙伴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的回家或者正在回家的路上呢?

春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的亲人团聚在一起,家庭聚餐,同学、朋友聚会,酒肯定是少不了。酒能烘托气氛,但是千万不能贪杯,否则就会起到反作用。

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古就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等诗句。少量饮酒或许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不过大量酗酒就会引发身体病变,吃药喝酒更会危及生命,不容忽视。哈佛大学对8.9万名中年妇女进行研究发现,每周喝3~9杯酒的人得心脏病的可能性比不喝酒的人少40%。另一项为期10年的研究调查了近13万名男性和女性,发现每天喝1~2杯酒的人死于冠心病的可能性比完全不喝酒的人少30%。所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喝酒对身体有哪些损害

无酒不欢

喝酒,是现代人应酬交际、调节心情的一种方式。

适当饮酒能够调节人们的心情,加速新陈代谢速率;如果大量饮酒,就会加重肾脏负担,甚至刺激大脑皮层使思维、行为不受控制,容易误事,滋生事端。

过量喝酒,首先伤害是胃部,酒精(乙醇)具有亲脂性和溶脂性能,可导致胃黏膜糜烂和出血,轻则引起呕吐,反酸,重者出现急性胃黏膜损伤,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胃穿孔等。其次易导致心血管疾病,诱发心肌梗死、猝死等

大量喝酒可促使胰液分泌,损伤胰腺的腺泡细胞,激活炎症反应,引发急性胰腺炎。而一旦出现重症急性胰腺炎,将会危及生命。

长期饮酒还会造成肝功能损害、酒精肝,可引起尿酸升高,诱发痛风、结石等。

此外,大量喝酒对脑部功能也有所影响,可能导致昏睡和昏迷,抑制延髓呼吸和循环中枢进而危及生命,过度酒精中毒会导致死亡。

喝酒加重药物毒副作用等…

为什么吃药不能饮酒

俗话说“吃药不喝酒,喝酒不吃药”,这已经是喝酒的常识了。西药与中药不同,都是化学制剂,而酒精可谓是药的催化剂。如果二者相遇,就会产生化学反应,合成不少有毒有害的物质,这样轻则降低药效,重则导致过敏性休克、中毒、窒息甚至死亡。

那么,喝酒时不能吃哪些药,了解下吧

饮酒误区

误区一:空腹喝酒。

很多人喜欢空腹喝酒,这意味着酒精可以毫无阻挡地进入身体里,抵达胃部,直接损伤胃黏膜。空腹喝酒还容易引起酒精性低血糖,这类患者一般不会出现酒精引起的兴奋状态,反而是喝酒不久后出现脸色苍白,全身出冷汗,随后出现嗜睡、昏迷等低血糖症状。

误区二:太快太猛。

酒桌上时常出现这样的习俗,感情深,一口闷,所以很多人喝得不仅快而且猛,这种喝法会让血中的乙醇浓度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而身体没有充分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容易醉酒。

误区三:混搭饮料

有些人会把酒和其他饮料混着喝,最多的就是红酒配雪碧,还有啤酒加可乐等,威士忌加冰红茶等。这种类似雪碧、可乐等碳酸饮料,会在胃部释放出二氧化碳,会加快身体对乙醇的吸收。

此外,由于配了饮料,原本的酒口感更好,会让人不知不觉喝多,最后醉了都不知道。

误区四:喝酒抽烟、赛过神仙

酒精能使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香烟中的尼古丁又特别容易溶于水,喝酒抽烟可以说加速了人体对尼古丁的吸收,尼古丁对身体又有“麻醉”作用,人可能意识不到自己喝了多少,可以说喝得越多,抽得越多,伤肝又伤肺,还容易引发白内障。

误区五:醉后催吐

有的人以为在喝醉后呕吐出来会舒服一些,因而故意催吐,但其实这种做法十分危险。因为醉酒后催吐,非常容易造成食管下端和贲门周围黏膜组织出现撕裂伤,导致大量呕血。醉酒后呕吐剧烈的人,如果呕吐物伴有鲜红色血性液体,应当禁食,并紧急就诊。

误区六:白酒伤身红酒养人

很多人认为喝白酒伤身,喝葡萄酒对健康有益,多喝点也没关系。事实上,不管是红酒还是白酒,关键还在于控制饮用量。

专家指出,每周酒精的进食量男性为克以下,女性为70克以下,超过这个数字就有患酒精性肝病的危险。

在中国,因喝酒出事的人们不在少数。

千万别劝这5种人喝酒!

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

酒桌上大家总会推杯换盏、觥筹交错

但“小酌怡情、大饮伤身”

请避开以上这些饮酒“雷区”

健康文明过新年!

如有需要请拨打~,医院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24小时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

祝各位牛年大吉

文末点亮在看送你小花花

感谢观看!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xingyixianyan.com/nwyjb/7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