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来了得了心肌梗死后是不是只能认命

年6月23日,侯耀文,突发心肌梗塞,猝死在家中。年12月20日,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因高血压引起心梗,去世。盼盼集团原董事长韩召善在日本东京公差期间,意外突发心肌梗塞,享年60岁。关于心肌梗死的种种案例,让人们越发地对这种疾病感到恐惧,听到一个人患上了心肌梗死,就感觉这个人从此就不行了。那么关于心肌梗死真实的一面又是如何呢?什么心肌梗死?为什么人人听到这个词就害怕?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缺血性的坏死,次要缘由是给心肌供血的冠状动脉血供忽然急剧增加或中缀,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耐久的缺血而惹起的心肌坏死。所以心肌梗死的病因不在心肌,而在于冠状动脉。关于它的可怕度,如果非要举例做个对比的话,大概比某些癌症更要命。美国心脏协会统计:在美国,心脏停跳导致猝死的死亡数超过大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导致死亡人数的总和。中国作为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心肌梗死引发的心脏停跳导致猝死的死亡人数自然也不会低,人们害怕心肌梗死,除了这些原因,还有它的一些危害和某些我们必须要知道的发病特征:一、心肌梗死需警惕的五大危害1心脏破裂

约占致死病例百分之三到十三,常发生在心肌梗死后1~2周内,好发于左心室前壁下1/3处。原因是梗死灶失去弹性,心肌坏死、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释放水解酶所致的酶性溶解作用,导致心壁破裂,心室内血液进入心包,造成心包填塞而引起急死。另外室间隔破裂,左心室血液流入右心室,可引起右心功能不全。左心室乳头肌断裂,可以引起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导致急性左心衰竭。

2心源性休克

约占心肌梗死的百分之十到二十。心肌梗死面积大于百分之四十时,心肌收缩力极度减弱,心输出量显着减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导致患者死亡。

3附壁血栓形成

多见于左心室。由于梗死区内膜粗糙,室壁瘤处及心室纤维性颤动时出现涡流等原因而诱发血栓形成。较小的血栓可发生机化,但多数血栓因心脏舒缩而脱落引起动脉系统栓塞。

4急性心胞炎

透壁性梗死,常在心肌梗死后发生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约占心肌梗死的15%,常发生在MI后2~4天。

5心律失常

约占心肌梗死的百分之七十五到九十五。心肌梗死累及传导系统,引起传导紊乱,有些可导致心脏急停、猝死。梗死区心肌收缩力丧失,引起左心、右心或全心衰竭,是患者死亡的较常见原因,约占心肌梗死的百分之六十。

二、心肌梗死的发病特征有哪些?

心肌梗死发作时,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心绞痛,这种心痛不同于普通的疼痛,为了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急救,自我判断心绞痛尤为关键。常见的发病症状还有这些:

1.夜间或休息时胸痛

当休息时或夜间发生心前区疼痛,则要高度怀疑“心梗”发作,一般夜间或休息后新发生的心绞痛,都是“心梗”发作的先兆。

2.心绞痛症状加重

既往患有心绞痛的人,若是近1个月内,心绞痛症状逐渐加重或胸痛次数比以前频繁,胸痛的程度越来越重,胸痛的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也需高度警惕“心梗”发作。

3.突然的心慌憋闷

出现了以前从未出现过胸闷、乏力、心慌症状,或在活动时出现心慌、气短等现象或症状加重,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时,也需即刻就医。

4.与劳累有关的其他部位疼痛

躯体疼痛的现象与劳累、激动等有关联,有可能出现在上腹痛、牙痛、下颌痛、左肩臂痛、后背痛等,也要加以重视。此外,中老年人,若突然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问题时,又不能用其他疾病或原因解释时,也要高度警惕“心梗”来袭。

5.无明显诱因的胸痛

既往虽患有心绞痛,均能找到明显的诱发因素,如劳累、激动等,但如果在没有明显诱因的安静状态下,也有胸痛症状出现,同时还伴大汗淋漓、呕吐、恶心等情况时,需及时就医。

三、如何预防心脏猝死1预防冠心病,生活中注意戒烟戒酒

吸烟冠心病的风险是不吸烟的3.5倍,是个非常高的比例,戒烟可明显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健康饮食,多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少吃油炸及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低盐低糖低热量饮食,健康饮食明确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补充适量的鱼类,坚果,酸奶等等,全面营养均衡;运动减肥,可以明确增强心脏功能,建议有氧运动,因为有氧运动是理论和实践证实能够降低冠心病风险的;早期干预三高,避免三高对血管的进一步损害,三高具有高聚集性,和动脉粥样硬化有明确的因果关系。不但要重视,必要时服用药物控制,而且需要监测。

2有冠心病尽早干预,提前治疗

找对应的心内医生进行一对一地检查和制定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根据医生的建议和需要选择性地服用包括阿司匹林加他汀在内的控制冠心病的药物。这两张药物是基石用药。以及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如果药物控制效果不好,仍发作心绞痛,有必要尽快行冠脉造影检查,以明确是否支架或搭桥等治疗。

四、得了心肌梗死是不是只能认命?还能活多少年?得了心肌梗死是不是就等于被判处死刑,所以只能选择认命?心肌梗死的预后与梗死范围的大小、侧支循环产生的情况以及治疗是否及时有关。在急性期,发病第1周病死率最髙。随着人们对心肌梗死认识的提髙,通过早发现,早治疗,并加强住院前的急救处理,可使患者安全度过急性期。过去急性期住院患者病死率一般为30%左右。近20年来,由于加强监护和治疗水平的提髙,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死率明显降低,已降至15%左右,发展溶血栓治疗后更降至10%以下。但再次梗死或多次梗死的患者日益增多,这类情况现已成为心肌梗死后死亡的又一原因。因此除在急性期应积极治疗外,还应加强心肌梗死后的康复和二级预防,以延长患者寿命。心肌梗死后能活多久?取决于以下几点:

1.通常当开始产生心律不整、胸痛等心肌梗塞征兆四十八小时内,都是致命危险期。

有些症状较轻、对此症不以为意的病患,或许在征兆产生后稍做休息即能侥幸渡过危险期,但心脏功能却已开始渐进降低,若不加以治疗,三至六个月内,便会陆续产生运动呼吸困难、走路费力、严重时睡觉不能平躺必须端坐,并有下肢水肿、腹水产生等心脏衰竭症后群,致死率也不低。

2.饮食调节

饮食调节对心脑血管病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心肌梗塞合并脑梗塞的患者来说,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对防止血脂增高,血液粘度升高,防止动脉粥硬化斑块形成都是有利的。

3.术后护理

其实得了心肌梗塞之后能活多久,都是取决于患者的术后护理,有时候也有可能会出现其它疾病,所以也影响了心肌梗塞患者的生命。总之心肌梗塞的生命长短是取决于护理方式的,还有日常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五、突发心梗“3要”“2不要”1医院

找人帮忙比用“床头三宝”之类的东西要重要的多,因为真正的心梗不是一般的药物或方法能缓解的,医院才是最佳解决方案。

2控制情绪、减少活动

情绪激动和身体活动都会提高心脏耗氧量,加重病情,所以“大口呼吸用力咳嗽”之类的行为肯定不对。

正确的方法是:

立即平卧休息,或在有依靠的地方坐下,再呼叫他人协助。

克制紧张情绪,可适当做缓慢的深呼吸,速度不宜过快,否则会造成通气过度,一般5秒一次为宜。

3其他处理

如果有条件,吸氧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2不要”:这是指两种药不能随意服用

1.硝酸甘油

有些心梗患者会出现低血压,含服硝酸甘油后病情可能加重。

所以,最好在测量血压后,真正确定血压不低再吃。如果没有测量血压的条件,就不要盲目服用。

2.阿司匹林

如果患者不是心梗而是其他疾病引起疼痛,吃了阿司匹林可能给后续处理带来麻烦。比如患者血压过高,服用大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导致脑出血,那样更危险。

昆明圣诺医疗官渡世纪金源门诊部隶属于世纪金源集团,是“世纪金源幸福产业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门诊为社区居民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和专业的诊疗服务,同时满足人们生活、购物、休闲的需求。门诊建设面积余平方米,是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为一体的综合门诊。

门诊内设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科、运动康复科,并配有检验科(临床体液、血液专业、临床化学检验)和影像中心(X线诊断专业、超声诊断专业、心电诊断专业、骨密度检测、脑电及脑血流程图诊断),为社区居民提供及时、便捷、优质的社区诊疗和家庭医生服务,医院专家常年坐诊,让患者实现一站式就医。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xingyixianyan.com/nwyfy/5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