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到死亡仅3天,原因究竟是什么

患者:男,31岁

简要病史:因「腹胀3天伴排便排气停止」于年10月18日入院。患者于3天前暴食之后感腹胀明显,呈阵发性,伴排气排便停止,食欲减退,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胸闷、气促,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遂至急诊就诊。予禁食、开塞露灌肠等对症治疗后效果不佳,予查腹部CT提示右输尿管结石可疑,遂拟「腹痛待查:右输尿管结石?」收住泌尿外科。

体格检查:T37.9℃(腋下),P83次/分,R18次/分,BP/80mmHg。神志清,精神软,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球结膜无充血,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未及明显干湿罗音,心率83次/分,律齐,未及病理性杂音及额外心音,全腹部稍紧张,中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右肾区轻度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V级,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

临床诊断:腹痛待查:右输尿管结石?

治疗经过:入泌尿科给予禁食,头孢唑肟,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异甘草酸镁对症治疗。

病情变化:患者一直诉上腹部持续胀痛,但行全腹部CT平扫提示实质性脏器未见明显异常征象,局部肠腔积气。泌尿系CT平扫加增强未见明显异常。

10月19日早上查房时发现患者胸背部及双上肢可及散在红色斑疹及水疱,局部脓疱,以上胸部及背部较密集,瘙痒不明显,无畏寒发热,无胸闷气急,无咳嗽咳痰。追问病史近期患者有水痘接触病史,感染科会诊考虑患者腹痛为水痘病毒导致,予隔离并予更昔洛韦治疗。

10月20日上午8:20左右患者自解大便(大便色黄,成形,量少)后突发全身冷汗、神志淡漠,呼吸急促,予心监提示氧饱和度60~70%,心率-bpm,BP/80mmHg,予面罩吸氧,补液抗休克等治疗后转ICU监护治疗。入ICU时患者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呼吸急促,全身湿冷,面罩吸纯氧下,经皮氧饱和度83%,血压65/53mmHg,心率次/分,全身散在瘀点瘀斑,针刺处渗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中等。腹部胀气,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两分钟未闻及。

全院大会诊认为本患者水痘,MDOS,DIC,并发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可能性大,有继发细菌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可能。

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CRRT支持,积极液体复苏配合血管活性药抗休克,予碳青霉烯类比阿培南针0.3g静滴q8h联合莫西沙星0.4静滴qd抗感染,继续抗病毒治疗,以及乌司他丁抑制炎症反应异甘草酸镁针护肝,奥美拉唑制酸,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治疗。

10月20日下午14:09,患者突发心跳、呼吸停止,血压及氧饱和度测不出,即刻给行心肺复苏术,配合肾上腺素反复推注,14:18心率恢复74次/分,后逐渐上升至次/分,测血压95/54mmHg,自主呼吸恢复17次/分,机械通气,吸入纯氧下,经皮氧饱和度%。患者深昏迷,血压及心率需极大剂量的肾上腺素维持,血气持续代酸,高乳酸、高钾,CRRT维持。患者反复存在低血糖表现。

10月20日晚18:30患者再次出现心跳停止,持续胸外心脏按压,配合肾上腺素反复推注,抢救持续8分钟,18:38心率恢复次/分,测血压92/51mmHg,自主呼吸恢复16次/分,机械通气,吸入纯氧下,经皮氧饱和度91%,但患者仍昏迷,全身湿冷,眼球固定,瞳孔直径5.0mm,对光反射消失。

10月20日晚20:12患者再次心跳停止,抢救无效死亡。

患者死亡后延迟的检查报告:

患者入ICU时的照片:

本病患者从发病到死亡就三天时间,病情恶化极速,肝功能变化也迅速,顽固性休克严重,患者肝衰竭为什么胆红素不高呢?急性肝衰竭会死得如此之快?肝性脑病表现也没有?水痘会引起肝衰竭吗?

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原来,该死者主要是由于急性肝坏死,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全身广泛性出血,同时继发感染,出现急性心内膜炎及间质性肺炎,脾脏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引起中毒性休克及DIC,发生急性心力衰竭,重度肺水肿,严重缺氧致死。皮肤水痘,肾囊肿,主动脉硬化等疾病与直接死因无关。

附:急性肝衰竭诊治要点(整理自UpToDate):

急性肝衰竭的特征为急性肝损伤、肝性脑病,以及PT/INR增加。该病也称暴发性肝衰竭、急性肝坏死、暴发性肝坏死和暴发性肝炎。如不治疗,预后较差,因此及时识别和治疗急性肝衰竭至关重要。

很多种原因可导致急性肝衰竭,包括: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药物特异质反应

●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

●肝豆状核变性

●缺血性肝病

●巴德-吉亚利综合征

●肝小静脉闭塞病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HELLP(溶血、肝酶升高及低血小板计数)综合征

●恶性肿瘤浸润(最常为乳腺癌、小细胞肺癌、淋巴瘤、黑素瘤或骨髓瘤)

●肝部分切除术

●毒物暴露,包括蕈类中毒

●脓毒症

●热射病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主要见于儿童)

如有以下所有表现,可诊断为急性肝衰竭:

氨基转移酶升高(常伴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异常)

肝性脑病

INR≥1.5

一般处理包括确保患者在合适的环境下接受治疗、监测肝衰竭是否恶化、治疗并发症及提供营养支持。以下为处理要点:

应尽可能在肝移植中心处理急性肝衰竭患者。对于Ⅰ期肝性脑病患者,倘若环境安静并可频繁(如,每2小时)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可在普通内科病房治疗。如果肝性脑病进展为Ⅱ期,或患者就诊时为Ⅱ、Ⅲ或Ⅳ期肝性脑病,则需在ICU处理。

连续实验室检测跟踪患者肝衰竭的病程并监测并发症。应每日监测血清氨基转移酶和胆红素。以下指标的监测应更频繁(一日3-4次):凝血参数、全血细胞计数、代谢系列检查及动脉血气分析。每6小时采集1次指尖血糖监测血糖水平。

对于某些病因(如,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引起的急性肝衰竭,针对基础病因的治疗可避免肝移植并降低死亡可能。

对于急性肝衰竭所致肝性脑病患者,建议不常规使用乳果糖治疗。乳果糖并未显示可改善总体结局,但可导致肠道膨胀从而造成肝移植手术期间的技术困难。然而,如果晚期(Ⅲ期或Ⅳ期)肝性脑病患者需使用乳果糖,应在应用前气管插管。

对于脑水肿发生风险高的患者(即,Ⅳ期肝性脑病或Ⅲ期肝性脑病但进展迅速的患者),建议使用颅内压(ICP)监测来指导脑水肿的治疗,而不是依据脑水肿的临床体征而做出治疗决策。急性肝衰竭病程早期,可能不存在或难以发现脑水肿的症状和体征。脑水肿的并发症包括ICP升高和脑干疝。然而,并未证实ICP监测可改善总体生存情况,而ICP监测可导致并发症(如,感染和出血)。

防止ICP升高的一般方法包括尽量减少患者刺激、维持恰当的体液平衡和抬高患者床头。对于脑水肿发生风险高的患者,我们也建议用高渗(3%)盐水进行预防性治疗,目标血清钠水平为-mEq/L。风险高的患者包括:Ⅳ期肝性脑病患者、血氨水平高(μmol/L)的患者、急性肾衰竭患者,以及需要血管加压药支持的患者。

对于ICP升高的患者,我们建议初始治疗采用静脉快速给予甘露醇(0.5-1.0g/kg)而非过度通气。如果血清渗透压mOsm/L,可按需再给予1-2次甘露醇。治疗目标是保持ICP低于20-25mmHg而脑灌注压高于50-60mmHg。应监测使用甘露醇的患者以防高渗血症和高钠血症。

约40%急性肝衰竭患者经支持治疗会自愈。已开发出预后模型以帮助鉴别不太可能自愈的患者,因为是否行肝移植的决定部分取决于患者肝功能自发恢复的可能性。接受1次移植术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超过80%。

-THEEND-

来源:丁香园、UpToDate本病例选自丁香园论坛,病例提供者为丁香达人

fjj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xingyixianyan.com/nwyfy/54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