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袷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病理类型变化较重及激素治疗不敏感者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2例,采用雷公藤多甙、ACE[及虫草制剂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宣肺、健脾、益肾及活血化瘀中药治疗3个月。结果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84.3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显著提高此类原发性肾综台征的疗效。目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仍以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为主,然而,随着肾活检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肾病的治疗水平和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发现部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不适合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治疗,如膜增生肾炎、部分膜性肾病及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性硬化等。对这一部分病理类型的患者,我们尝试中西医结合的办法,取得了满意
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诊断标准诊断均符合制定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1.2一般情况选择年1月一年5月住院及门诊患者64例,其中男36例,女28例;年龄16—64岁,平均33.5岁。病程1~6个月,平均2.5个
月。初治病例48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再治者16例。肾活检(我院12例、外院52例):中、重度系膜增生性肾炎44例,膜性肾病8例,局灶节段性硬化lO例,膜增生性肾炎2例。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32例,采用雷公藤多苷片(泰州产)20mg,每日3次;洛丁新10mg,每日2次;潘生丁50喵,每日3次;金水宝胶囊6片,每日3次。
1.3.2治疗组32例,一般治疗同对照组。同时加用具有宣肺、健脾、益肾、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方剂为苏叶12g、蝉衣6g、黄芪30g、茯苓30g、生地20g、泽泻12g、丹皮12g、山萸肉12g、山药12g、益母草20g、桃仁6g等,其中重用黄芪、茯苓;对外感症状明显者,加连翘12g、紫浮萍12g以祛风、清热、解毒、利水;对尿少者加怀牛膝12g、车前子12g;尿红细胞多者加血余炭12g、黑蒲黄12g;皮肤甲错、舌紫者加大黄10g以通瘀解毒。每日1剂,早晚分服,30天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
1.4观察指标各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查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血肝、肾功能,血脂,血免疫球蛋白。并每隔2周查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每4周复查血肝、肾功能,血脂,血免疫球蛋白。随诊3个月。
1.5疗效标准完全缓解:症状、体征消失,尿蛋白定量0.2g/24h,肾功能、血脂恢复正常,尿红细胞0~3个,HP。基本缓解:症状、体征消失,尿蛋白定量1.0g/24h,尿红细胞少许,血脂、肾功能基本正常。部分缓解:症状、体征好转.实验室检查有好转,但未达到基本缓解的标准。无效:治疗3个月以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均无好转或恶化。
2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18例,基本缓解6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29%。对照组完全缓解10例,基本缓解5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6.25%。2组问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1)。血ALT升高,对照组7例,治疗组6例,无显著差异。检查结果提示雷公藤多苷片对少部分患者肝脏有一定的损害作用,减量使用后,肝功能基本恢复,无需停药。
3讨论
在肾活检技术广泛开展之前,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然而,随着肾活检的广泛开展以及经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上述疗法并不能缓解所有的肾病综台征。自年黎磊石等”1首次报道应用雷公藤治疗肾小球肾炎以来,雷公藤治疗肾小球肾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对本组资料所示病理类型,目前仍无较理想的疗法。我们采用雷公藤多苷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虫草为基本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药辨证施治,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其机制为雷公藤多苷片具有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可诱导细胞凋亡、抑制T细胞增生、抑制NK—KB以及白细胞介素一2的产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以及VEGF的生成和分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低肾小球滤过压,减少蛋白尿;虫草金水宝令胶囊81富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且具有雄性激素样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有利
于蛋白合成,同时还具有改善和保护机体的免疫系统、保护肾小管等作用,与上述药物联台使用具有降低蛋白尿、促进白蛋白合成、调节免疫等作用,实验
中对照组总有效率达56.25%也证明这一点。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我们结合相关中医理论:肾病综合征属水肿范畴,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
湿内停所致,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肾;加用苏叶、蝉衣等旨在宣肺,茯苓、山药等健脾,黄芪、山药、生地、山萸肉等益肾,同时加用益母草、桃仁以活血化瘀。上述中药还可消肿、利尿、降低尿蛋白、提高血浆蛋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明显提高了雷公藤多苷片等药的治疗效应,提高了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该类型的疾病提供了经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