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其中的相关内容显示截止到年,我国18岁以上人群血脂升高的几率已经达到了40.4%。
高血脂是体内脂类代谢紊乱,表现为血清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过高,可直接引起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
如果存在血脂水平升高的现象,在饮食方面通过适当合理的措施进行调解,遵循医嘱,合理用药,再通过生活干预的方式进行双向调节,就可以有效的降血脂水平降到安全范围之内。
出现血脂水平上升的现象,可能需要使用汀类药物来降低血脂。否则,血液黏稠度增加,正常血液循环受阻,人体健康受到威胁。但是,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健康也会受到影响,容易发生副作用,有些患者想停止使用药物,减轻身体的影响,特别是血脂稳定的人。
血脂高到多少需要服用他汀?
1.LDL-C过高: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超过特定阈值时,他汀药物被推荐使用。阈值的选择通常根据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因素和临床病史来进行评估。例如,对于一般成年人群体,如果LDL-C在mg/dL以上,则需要服用他汀药物。
2.基线心血管疾病:患有基线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的患者,无论LDL-C水平如何,都被推荐服用他汀药物。这是因为他汀药物不仅能够降低LDL-C,还具有减少心血管事件和改善预后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属于高心血管风险人群。根据不同的指南,糖尿病患者除了存在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外,其LDL-C水平超过70mg/dL时也需要考虑使用他汀药物。
4.临床判断:尽管有以上的指南和建议,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临床判断,例如高脂血症家族史、高血压、吸烟等。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风险因素和临床需要来决定是否需要使用他汀药物。
从开始服用他汀,就不能停药了吗?
他汀类药物是一种用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的药物,常用于治疗高胆固醇和高血脂的患者。然而,对于是否需要终身服用他汀类药物,存在一些争议和个体差异。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是否需要终身服用他汀类药物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他汀类药物通常用于治疗一些长期的慢性疾病,如高胆固醇和高血脂症。对于这些患者来说,他汀类药物可以帮助控制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然而,当血脂水平得到有效控制时,一些医生和患者可能会考虑是否可以逐渐减少或停止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实际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会有一些可以尝试逐渐减少或停药的机会。
首先,如果患者采取了一系列的生活方式改变,如健康饮食、适当的运动和戒烟等,这可以帮助控制胆固醇和血脂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逐渐减少他汀类药物的剂量或停药。
其次,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这可能导致不必要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重新评估患者的情况,并决定是否逐渐减少或停止他汀类药物的使用。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停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有必要进行定期的血脂和心脑血管评估。决定是否停药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个体化的决策,医生和患者应该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生活方式以及潜在的风险和益处。
此外,一旦停药,患者应该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并注意胆固醇和血脂水平的变化。如果血脂水平开始上升或其他不利的情况发生,那么可能需要重新开始他汀类药物的治疗。
总而言之,从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就不能停药的说法并不准确。是否需要终身服用他汀类药物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生活方式和潜在的风险和益处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通过生活方式改变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一些患者可能有机会逐渐减少或停止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但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进行评估和监测。
服用他汀的禁忌
首先,对于过敏体质或者对他汀类药物中的成分过敏的患者来说,服用他汀是禁忌的。这是因为过敏反应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症状,如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甚至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
其次,他汀类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主要通过肝脏完成。因此,患有重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应禁止服用他汀。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时,无法正常代谢药物,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的积聚,进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此外,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应避免服用他汀类药物。虽然目前还没有充分的临床研究数据证明他汀对胎儿或者婴儿的影响,但为了避免潜在的不良反应,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慎重决定是否使用他汀。
另外,与他汀类药物同时使用的药物也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一些药物,如红曲米、维生素B等,与他汀类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增加肌肉损伤的风险;而一些抗真菌药物、抗生素、抗抑郁药物等,与他汀类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增加药物在体内的积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此外,患有肌肉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电解质紊乱等疾病的患者,以及长期饮酒的患者,也应慎重使用他汀类药物。这些疾病或习惯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或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