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到
各式各样、各种口味的月饼成了桌上的主角月饼虽然好吃但真不是可以毫无顾忌想咋吃就咋吃月饼吃得不对可能就吃出大问题!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刘老伯至今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通讯员王娟摄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的76岁的刘老伯身患“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9月4日,吃过晚饭后,刘老伯又吃了两个蛋黄莲蓉月饼。
当天晚上,刘老伯翻来覆去睡不着,肚子又胀又痛,感觉恶心,还吐了一次。次日早晨,女儿见他无精打采,把他医院急诊科,腹部CT提示急性胰腺炎。很快,刘老伯就出现血压下降、心律增快、意识障碍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症状,被送进重症医学科抢救。
接诊的胡述立医生详细问诊后,判断刘老伯是进食油腻的月饼导致的急性重症胰腺炎。经过紧急抢救,目前病情得到一定的控制,但仍未脱离危险期,后期还需要长时间治疗。
关于月饼
这些是你该知道的
月饼的能量究竟有多高?
总体来说,月饼的营养特点是能量高、高糖、高脂肪。
“无糖月饼”不存在
糖的种类很广,除了平时吃的糖果、白糖是糖,面粉、米饭、淀粉、土豆等等这些食物里也都含有非常多的糖。而月饼主要是由面皮和各种馅料做的,即便不在里面加那些吃着就很甜的糖,还有那些吃起来不甜的糖。
所以,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与其选择高价的“无糖月饼”,还不如少吃两口月饼,省钱、解馋,还不升血糖。
“保健月饼”未必保健
有一些商家声称自己的月饼中使用了燕窝、鱼翅、鲍鱼等山珍海味,有保健作用,但这些月饼并不比普通食品更有营养。
这些食品本身的营养不可否定,但是添加在月饼中的原料通常非常少。所以说,要想保健养身体,还是直接吃那些货真价实的食物更直接。
哪些人不宜多吃月饼?
糖尿病患者
这类人群对糖分敏感,大量糖分摄入会引起血糖骤升,诱发心、脑、血管、肾脏等器官的并发症。
肥胖、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及冠心病病人
这类人群应尽量少吃或不吃月饼,月饼中有大量糖和油脂,食用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更加黏稠,易诱发心绞痛、心梗等。
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患者
吃月饼会刺激胆汁分泌,易引发胆绞痛或上腹痛。
消化功能不好者
吃月饼会增加胃酸分泌,对溃疡愈合不利,甚至加重病情。
老年人
胃肠功能减弱,吃过多月饼会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婴幼儿
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健全,难以消化高油高糖的食物。
“网红手工月饼”存隐患
随着微商的兴起,自制网红月饼在朋友圈备受追捧。其实,这些月饼并不一定是专业糕点师所做,很多制作者只是兼职或者是烘焙爱好者。自制月饼宣称的“无添加”也只是噱头。
而且网红月饼没有食品部门的监管,可能存在很多隐患,比如细菌超标、原料不合格等。
如何科学健康地食用月饼?
胡述立医生介绍,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月饼,按照制作工艺可分为:广式月饼、苏式月饼和冰皮月饼,市民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
广式月饼
脂肪含量高,患有“三高”、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群不宜食用。
苏式月饼
其中的杏仁、核桃仁、黑芝麻等坚果含量丰富,加入了大量蔗糖,糖尿病和胃肠疾病患者最好别吃。
冰皮月饼
很多是网红月饼,主打没有添加防腐剂,也没有经过高温烘焙,更容易感染细菌,保存要格外注意。
另外,吃月饼时
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会让大家吃得更健康↓↓↓
宜鲜不宜陈
胡述立提醒,月饼含脂肪较多,放置时间过长非常容易引起馅心变质,吃后容易发生食物中毒,因此应尽快食用。
宜早不宜晚
吃月饼最好在早上或中午,晚上应少吃或不吃。晚上进食很容易发胖,并且月饼容易使胃酸大量分泌,更容易增加其他热量的摄入。
宜少不宜多
月饼含较多油脂、蔗糖,过量食用容易导致胃满腹胀,引起消化不良、血糖升高等不良后果。浅尝即可,不可贪吃。
宜茶不宜粥
有些人喜欢以粥配月饼,但二者会迅速升高血糖,降低脂肪代谢,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应谨慎食用。吃月饼时可配一些热茶,可以解油腻、促进消化。但千万不要喝冷饮,避免消化不良或腹泻。
特别提醒
不要把月饼放冰箱里保存。月饼原料中的淀粉经过焙烤熟化后,变得柔软,口感细腻,但在低温下,熟化了的淀粉会析出水分,变得老化,使月饼变硬、口感变差。
那些含油脂、水分较少的月饼放入冰箱,不但会很快变硬,还容易发霉。在保质期内的月饼完全可以常温保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就可以了。
来源:武汉晚报(ID:whwb)记者:刘璇、CCTV4(ID:cctvzgxw)
编辑:渠洋李金凤
法报交流群开放啦!快来加入我们吧!先到先聊~加小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