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寻找
3月16日,九江经开区报告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一名。该人员3月1日入境南京,完成14天集中隔离观察,核酸和血清学检测阴性后,3月15日乘坐K次列车(8车1号上铺,途中17:52在9号餐车就餐约1小时)返浔。入浔后,全程实行闭环管理,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现急寻3月15-16日乘坐K次列车与该无症状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的旅客,请这些旅客务必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尽快与当地疾控机构取得联系!
急寻乘坐K次列车密接旅客
3月17日,九江经开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急寻3月15-16日乘坐K次列车与该无症状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的旅客。
同时温馨提示,境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广大市民要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加强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少聚集,遵守咳嗽礼仪,保持“1米线”社交距离,使用公筷公勺、文明用餐。选购进口冷链食品时,注意个人防护,做好外包装消毒。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及时就近进行诊疗,并主动告知医生旅居史。
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建议广大市民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K次列车途经地点
清明五一能否出游?
即将到来的清明、五一假期,大家能放心出游吗?《新闻1+1》连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最新注意事项来了!
北京防控新规里“有序开放”看起来松了,但是防疫却更紧了
冯子健:我们在防止输入,特别是在防止输入以后引起疫情本土传播的“早发现”上、在发生疫情之后的有力防控上、在精准防控上,我们要付出更多努力,要保持高度戒备和有准备的状态。
一方面是防止输入,在我们边境的管控方面,在入境人员的筛查、医学观察、隔离这些措施,入境的货品、物品检测,相关人员的健康监护等这方面措施,都要做的更严谨、严密。另一个就是医疗卫生要保持更高的敏感性,保证我们能够及时发现输入病例和输入病例引起早期的疫情,一旦发现我们要做出快速的反应。
全国连续29天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是否防住“外患”就无“内忧”了?
冯子健:我们一定要尽可能的做好疫情防输入的工作,疫情的输入并再次引起本土传播,这种风险其实一直都存在的,在未来很长的一个时期都会存在,都会有可能发生,仍然要保证整个工作体系的高度戒备的状态,做好早发现、早控制、精准控制。这样的话使每起疫情的控制时间非常短,涉及的范围尽可能的小,对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的干扰和影响也尽可能小。
如何看待沈阳新冠肺炎患者复阳?
冯子健:沈阳的这个老人是沈阳上次疫情的最后一个病人,他已经核酸转阴之后出院了,此后又在例行的检查中发现他核酸阳性,这种现象是有发生的。
在过去国内国际上也都有这样的现象,所谓复阳的病人或者是长期携带病毒时间比较长的现象,这种现象总体来说是比较少见的,但是确实会有一定比例的发生。不过一般这种病人的传染性非常低了,这个75岁的老人,他的PCR检测、核酸的CT值都比较高,说明他的病毒载量已经很低了,他的传染性应该不高。
清明、五一假期将至,做好哪些防疫保障让出游更安心?
冯子健:大家不要忘记现在全世界还处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阶段,境外输入风险依然存在,所以我们还要绷紧防范疫情传播的这根弦。作为普通公众如何做好防护?
●出行一定佩戴口罩,平时注意保持个人卫生。
●如果有发热呼吸道症状、腹泻等其他感染性疾病症状,最好不要出行,尤其是不要到人员众多的地方去,要及时就医。
●在出行过程中,尽量保持一米以上的人际距离。
●各个旅游景点的管理部门、服务部门要做好游人数量控制、密度控制,还有提供卫生设施,比如洗手设施,保持测温措施。
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好方法
冯子健:疫苗已经证实它对防范新冠疾病有非常良好的保护作用,尤其是这个疾病在未来,我们要真正在全球范围内,真正克服这个大流行(疾病)严重的影响,最终还是要靠大量的、越来越高比例的人们都接种上疫苗来消除影响。
什么时候我们能回到曾经的生活状态?
冯子健:这个主要取决于我们人群免疫水平的建立的时间,对我们国家来说,因为我们没有经历大量自然的感染,我们整个国民的感染水平是非常低的。我们国家要想使疫情不再对我们造成严重影响,一定要靠普遍接种疫苗,当我们国民有非常高比例的人都接种上了疫苗以后,那么我想疫情的严重影响就可以得到非常有效的克服,我们可以大体上回到准常态的状态。
目前防控的意识还不能放松,防控的措施也不能放松,在聚集的地方要戴好口罩,注意手卫生,少聚集,少活动,最大限度的避免潜在的传播风险!
推荐专家Expert吴利东二附院急诊科主任医师
教授,硕士导师,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卫计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中青年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从事临床麻醉及重症医学二十余年,现主要从事急、重症监测治疗(ICU)的工作,研究方向为血液稀释、老年病人及危重病人的麻醉和危重病人的监测与治疗,擅长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
龚园其二附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从事急危重症医学等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15余年,擅长各种急、危重病的诊断和治疗,主要研究方向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集束化治疗、重症创伤、脓毒血症(Sepsis)、各类型休克、重症感染、以及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等治疗。
注:坐诊时间仅供参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