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因为上火、受风、病菌感染、感冒等情况,喉咙肿痛这一症状经常出现,有条件的朋友,可以试试用艾灸来解决这一问题,效果非常棒!
火烧喉咙,也可艾灸!
咽喉肿痛一证,多见于喉痛、喉痈、喉风、喉痹、乳蛾、白喉及口腔疾病等病证。
本证也包括观代医学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慢性咽喉炎”等病症。
急性咽炎是咽部的急性炎症,多数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相当于中医学上的“风热喉痹”。慢性咽炎主要为咽粘膜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多发于中年人,相当于中医的“虚火喉痹”或“帘珠喉痹。”
急性喉炎是喉粘膜的急性炎症,相当于中医的“急喉喑”。慢性喉炎是声带和室带的非特异性疾患,相当于中医的“慢喉喑。”
常见证型有,风热喉痹,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咽喉炎,以及虚火喉痹,相当于西医的慢性咽喉炎。
1、急性咽炎:多由风热邪毒侵袭咽喉,内伤于肺;热邪循经上逆搏结于咽。若因误治失治或肺胃邪热壅盛传里,热毒之气不得宣泄,则上壅于咽。
西医认为此病常由病毒感染,少数为细菌感染,以链球菌为主。另外,烟酒过度、高温、粉尘、烟雾及刺激性气体等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也可引起本病。
2、慢性咽炎:多由病后余邪未清,或肺肾阴虚,虚火上炎,循经上结于咽,咽失濡养所致。
西医认为其由咽炎的反复发作或长期鼻阻塞及鼻部的炎性分泌物的刺激;或长期受理化因素的影响;或因心肝肾等慢性疾病而继发本病。
3、急性喉炎:多由风热邪毒侵犯咽喉,内犯肺胃,肺胃积热循经上升,风火热毒,蕴结于喉,经脉阻滞,气血郁留而病。或风寒袭肺,肺气不利,寒邪凝聚于喉,喉部气血滞流,脉络阻滞而致。
西医认为其由肺炎球菌、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或继发于急性鼻炎、咽炎之后,或因慢性鼻疾,张口呼吸,脓性分泌物下流刺激;或烟酒过度,而致病。
4、慢性喉炎:多因素体虚弱,劳累过度,或久病而致肺肾两虚,阴虚内热,虚火上炎,灼于喉部;或大声号叫,用嗓不当,耗伤气阴,损及喉咙脉络,而致气滞血瘀,痰凝而致病。
西医认为其由急性喉炎反复发作,炎症不消;或未经治疗变为慢性。教员、演员等长期用嗓过度,或发音不当者;经常接触有害气体、粉尘的工作人员;长期烟酒过度或患有其他耳、鼻等慢性炎症者易发。
总之,如果外感风热之邪熏灼肺系,或肺胃二经郁热上壅而致咽喉肿痛者,属实热证,治宜疏风清热,解毒利咽。如肾阴亏耗,阴液不能上润咽喉,虚火上炎,而致咽喉肿痛者,属阴虚证,治宜滋阴降火,清利咽喉。
调理咽炎,灸疗辨证,事半功倍
1、实热型
(1)症状表现:咽喉红肿疼痛,干燥灼热,欲饮水,吞咽感觉不利,伴发热,恶寒,咳嗽痰黄,舌苔微黄,脉浮数,多为外感风热与肺胃实热之证。
(2)灸疗原则:疏风清热,解毒利咽。主要取手太阴,手足阳明经穴。
(3)灸疗取穴:少商、尺泽、合谷、内庭、关冲、角孙、涌泉。
(4)随症加穴:①咽喉肿痛者,加鱼际;②吞咽不利者,加天突;③寒热头痛者,加大椎、风池;④便秘者,加天枢。
2、阴虚型
(1)症状表现:自觉咽喉不适,微痛干痒,入夜加重,有灼热感或异物感,面潮红,虚烦失眠,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2)灸疗原则:滋阴降火,清利咽喉。主要取足少阴,手太阴经穴。
(3)灸疗取穴:太溪、照海、涌泉、鱼际。
(4)随症加穴:①吞咽疼痛者,加天突、虎口;②午后微热者,加大椎。
1、艾灸有较好的抗炎免疫作用,可控制和缩小炎症坏死面积,促进细胞修复性再生。而且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效高价廉、易于推广的特点。
2、该症状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灸法调理本病效果很好,最多1次见效,2~4次痊愈,但应注意对原发病的配合治疗。
3、对容易感染,反复发作的患者,虽经艾灸而愈,但愈后仍宜继续施灸数次以巩固疗效,这样可以预防复发。
4、避免有害气体的不良刺激,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力戒烟酒。
5、患者平时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可以减少咽喉不适的再次发生。
您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如果您感觉这篇文章触动了你,同时对您的朋友可能也会有所帮助,请分享给他们喔!感恩家人!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