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的·重大疾病」
根据医护人员的工作实践,在25种法定的*重大疾病中,治疗费最高的为癌症和重大器官移植术,均需要50w。(图1)*法定:指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共同发布的《25种重大疾病定义》,年修订为28+3种。但这仅仅是平均的治疗+康复费,如果换成效果可能更好的个性化治疗方案,费用又会高出不少。比如,以癌症靶向药、免疫疗法新药为例,仅药费一项,最高就要64.5w/年,还不包含其他的检查费呢。(图2)(图1.25种重疾的治疗康复费用,来源于网络)(图2.年部分癌症的年度用药费)「法定外·重症」
其他像急性胰腺炎、新冠病毒肺炎引起的急性重症或者传染病重症,虽然它们不是法定的重大疾病,治疗最多不过3~4个月,但是发病急、病情重,花费也不菲。医院杨青峰医生发布的,一位年轻的新冠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竟然产生了高达w的天价医疗费账单*(图3);相比之下,急性胰腺炎*一点也不示弱,曾有3个月花费w治疗费的真实病例发生。*天价账单:案例费用由国家承担,但并非所有的新冠病毒肺炎医疗费国家都会承担,比如无社保的长期旅外人士在归国后因为患病所发生的治疗费。
*急性胰腺炎:首发病死率约10%。过量饮酒是原因之一,但百万医疗险对饮酒有一定的理赔限制,案例仅供说明医疗费大小,具体需结合产品条款而定。
(.03新冠病毒肺炎天价账单)所以,根据现有已知的,一年内由单一疾病所产生的最高医疗费记录是w,也就是说,百万医疗险的最低保额也应当是w/年。(全部视为非社保项目)■■■从单一保单的最大保额上看,很显然,百万医疗险是唯一可以通过一份保单,覆盖如此高额度医疗费的险种!「百万」是俗了点,也非浪得虚名呢!四、重大疾病保险的保额测算厘清思路“猪爸爸,你有没有发现,每当我讲起重疾险,都会忍不住地强调『重疾险的功能是什么』,知道是为什么吗?”
“那是必须滴,因为重疾险很容易『误用』,你怕我单纯地拿它『=』重疾的治疗费用了,多谢羚羊夫人的用心呢!
我现在记得很清楚,重疾险的诞生,是为了挽救人们濒临崩溃的家庭经济来的;至于治疗费嘛,那是百万医疗险的专长。阔阔阔~”
“猪爸爸果真没有记错——因为罹患重疾,人们必须停止工作,接受长期的治疗;各种开销猛然增加的同时,收入可能锐减,入不敷出,而重疾险正是为了解决这种风险而来的。
所以,它的最低保额应该以『治疗期间5年的家庭开支不受影响』来衡量,与家庭的财务息息相关!”
那么,我们就要搞清楚「为何治疗期间是5年」以及「如何使家庭开支不受影响」了。保额测算①为何治疗期间是5年?根据医生大大们的经验,癌症术后的5年为关键的生存期,如果顺利地渡过了这5年,那么以后复发的概率就比较小,平时多加注意,基本就和正常人无异了;所以,「5年」是以最高发、最难治的重疾——癌症的康复时间作为参考,就是这么来的。②如何使家庭开支不受影响?从上一章(第二章|保险那么多,猪爸爸如何才能买对!)的「可怕的重症损失」冰山图可以看到,在重疾治疗期间,家庭的开支包括:康养支出
为了使身体尽快康复,需要长期加强营养、居家照护或者入住专门的疗养机构医疗费补充
一些国内未上市的国外新药、特效药以及百万医疗险的免赔额要支付家庭生活费用
孩子们要继续上学,老人家要继续生活,各种日常开支不停债务偿还
债务并不会因为生病而消失,贷款需要继续偿还“羚羊夫人,咋一看,这些项目和我刚才做寿险保额测算时的家庭开支差不多吖,它们有什么关系吗?”猪爸爸好像发现了新大陆,瞪大了眼睛期待得到羚羊夫人的肯定。“猪爸爸观察得很仔细!它们都是极端风险发生后家庭雷打不动的必要支出,考量的过程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寿险所覆盖的开支,在范围上要比重疾险『充分』得多!(下图)比如,寿险考虑的开支,是整个家庭的财务目标,包括全部的负债、孩子上大学的全部教育费用;而相应的,重疾险只是考虑5年内的负债偿还和孩子的教育支出。”(寿险覆盖的家庭开支远多于重疾险)所以,为了使重疾险的最低保额充足可靠,同时便于计算,在「需求分析法」的实际运用中,一般认为:重疾险的最低家庭总保额(5年的家庭开支)≈寿险的最低家庭总保额(10年的家庭开支)÷2进而,经济支柱的重疾险最低保额=重疾险的最低家庭总保额×收入占比≈寿险的最低家庭总保额÷2×收入占比≈寿险最低保额÷2(重疾险的最低保额测算)于是,猪爸爸所需重疾险的最低保额≈w÷2=50w相应的,猪妈妈的重疾险最低保额≈66w÷2=33w■■■从单一保单的最大保额上看,很显然,重疾险最高50~60w的保额,若既要承担治疗期间家庭的长期开支,又要解决大额的医疗费用,恐怕就捉襟见肘了!五、意外险的保额测算厘清思路市面上的意外险,常见的形态是:主险:意外身故或者意外伤残保障附加险: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障(多数有)虽然意外险有身故和伤残双重保障,但是它只有一个身故保额,伤残的赔偿是由这个身故保额按比例计算得来的。所以,表面上看,意外险的最低保额,只需考虑意外身故的保障需求就行,与寿险的保额一样;但事实上,由于「伤残赔偿金」是意外险独有的*,所以,充足的伤残保障才是意外险身故保额的根本考虑因素!*独有的:重疾险也有部分伤残保障,但几乎都是严重失能情形,不能用作伤残保障的主要考虑。为了弄清楚意外伤残要多少保额才足够?我们势必要先知道,意外险是如何赔付伤残责任的?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年起统一执行的《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规定:
1.伤残程度划分为一至十级,最重为第一级,最轻为第十级;
2.相应的,伤残保险金的给付比例也分为10档,伤残程度第一级对应的是%,第十级对应的是10%,每级相差10%,以此类推。
即,意外伤残赔偿金=伤残程度对应的给付比例(%)×保险金额比如,意外伤残程度是5级,则对应的给付比例是60%,当保额分别是20w和w时,伤残赔偿金分别是:60%×20w=12w和60%×w=60w(下图A和B)(保险业伤残评定标准-赔付栗子)“猪爸爸,通过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没有?”“嗯嗯~我正想说呢!A和B的保费只是相差多块,但在最终的伤残赔偿金上,它们的差距真是天壤之别啊!太可怕了!看来不能因小失大,阔阔阔~”保额测算由于伤残所带来的后果是终身失能,给家庭、工作、生活带来的困难可能要远大于死亡所造成的,财务风险极大,所以「伤残赔偿金」势必要高才行!通过上面的计算公式可知,保额越高,所决定的伤残赔偿金也就越高,所以,意外险的最低保额≥w(意外险的最低保额测算)■■■猪爸爸的保额规划汇总寿险:最少w医疗险:最少w重疾险:最少50w意外险:最少w■■■关于保额测算的内容就告一段落啦,接下来,猪爸爸是怎样给家庭安排合理的预算的?(小伙伴们可以稍事休息再继续哦)“羚羊夫人,我感觉『心里提着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了!阔阔阔~”“哦?!此话怎讲呢?猪爸爸。”“嗯~,刚开始时我什么都不懂、又焦虑,现在知道了家庭中有哪些潜在的风险、有什么保险工具可以转移、要多少保额才充足,很多都拿捏得住了,感觉身上轻松好多呢~”“咩咩咩~猪爸爸的进步很快哦!”“也要多谢羚羊夫人的教导呢~!如果能把最后的投保也完成掉,我就可以高枕无忧,安心地去工作啦!”“最后的投保?噢,不,猪爸爸你太着急了~我想问猪爸爸一个问题,你知道花多少钱买保险才是合适的吗?”“哦?不是『觉得差不多』买就行了吗?这个真的没有去想过呢~”“哈哈哈~所以,猪爸爸还需要继续努力哦。咩咩咩~”六、合理制定家庭的保费预算2种常见的思路以家庭为单位购买保险,花多少钱比较合适呢?常见的有这样2种思路:1.双十定律在前面的保额部分,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个双十定律。在这里,它建议全家的保费支出等于家庭年收入的10%*会比较合适。*家庭年收入的10%:该保费预算比较适合年收入50w以下的家庭参考。
2.标准普尔资产象限图*它出自于美国的专业金融分析机构标准普尔公司,用来指导家庭科学地配置资产。其中,它认为将20%的家庭资产配置为保险是合理的。(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标准普尔资产象限图:美国家庭的资产中,金融资产占据大多数,而中国家庭则以房产为主,很多还有沉重的房贷,如果照搬国外的经验显然不适合我们的国情。eg.新冠肺炎揭露了美国社会的撕裂,大部分人没有医保。
终极的预算建议“猪爸爸,这两种思路里面,你比较认可哪一种呢?”“我觉得每年拿出10%的家庭收入来买保险,还容易接受一点,投入20%的家庭资产,就真的耍流氓了!羚羊夫人。”“哈哈哈~猪爸爸总结得很形象呢!是的,保险是很重要,但总不能让保费成为家庭沉重的负担啊,生活还有诗和远方呢!”其实,不论哪一种思路,都只代表过去的经验,规律也会随着发展而改变。我们学习了解保险的意义,是立足于自身的需求选对产品,自然也包括选对产品价格——通过丰富的线上产品世界,我们完全有可能用8%甚至更低的比例,买到原来需要10%家庭年收入才能买到的线下保险配置,同一份钱,可能买到更好,买得更省!“Woo!如果能将保费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8%左右,保得全、保额足,那真的太棒了!阔阔阔~”“所以,我们还要继续加油哦!”■■■家庭现金流象限图(by宏哥)作为国际上知名的金融分析机构标准普尔,它的「家庭资产配置象限图」因为有着实用的观点,几乎是无人不知的教科书内容。但是,中国家庭的资产构成、财富打理习惯与国外有很大的不同。在宏哥看来,如果直接套用的话,在很多场合可能会遇到问题。考虑到家庭天然要攻(收益)防(风险)兼备,需要有适度偏紧的开支习惯(相对于适度偏高的50%储蓄率而言)和必要的风险管理相匹配,宏哥将其改进为适合大部分小伙伴参考使用的——「家庭现金流象限图」(家庭现金流象限图by宏哥)这个象限图包含了两层意思:1.四个象限与专用账户每个象限对应一类用途的家庭资产或者消费支出,底下均有若干个现金账户,专款专用2.现金流比例分配(黄色箭头)家庭的每笔收入,无一例外要流经各个象限进行分配(要用的钱40%→保本的钱30%→保命的钱10%→生钱的钱20%),顺序流入该象限下的现金账户,直至全部分配完毕,保证每个池子里都有水(钱),按需取用。以一个月收入00元的家庭为例,每月的薪金收入流向:首先流入象限四。40%现金,即元进入「生活开支·账户A」中,用于日常消费、房租/房贷、聚会等;
接着流经象限三。30%现金即元,要先填满3-6个月的「家庭备用金·账户C1」;有溢出的,再进入中长期储蓄子账户,比如「定期存款·账户C2」「储蓄保险·账户C3」,为未来的大额消费(车/房/装修/旅游等)、教育养老甚至创业做准备。这些都属于「稳稳增值·账户C」所有;
继续流经象限一。必须保证「风险管理·账户B」的10%现金即0元分配到位,家庭当年的人身、车辆等保障类保单得到及时支付并确保有效,随时防范突发的大额风险;
最后到达象限二。剩下20%现金即0元交给「风险投资·账户D」用于长期投资增值
PS:这个现金流象限图,适合稳定年收入50w以下的家庭参考。如果是单身或者年收入超过50w的家庭,或者过度超前消费的家庭,建议据实调整账户和配比哦。在所有的账户中,唯独「风险管理·账户B」的钱宏哥不但按时转入,而且从来不敢挪用!宁愿投资账户D颗粒不进,也必须保证账户B充足可用。因为宏哥认为,占收入10%的保险杠杆价值>>其他90%的资产配置看似10%的年收入给花掉了,但换来的,是万一一个「风浪」打来,宏哥最多呛几口水,不至于整张象限图一夜归零!PS:关于象限二投资资产与象限三保本资产之间的比例调节、关于50%的储蓄率太高等疑问,未来再由宏哥与小伙伴们分享,可以和宏哥一起探讨哦。
七、给小伙伴们的建议1.关于保额你是否看了不少保险,却为买多少保额为难?你是否买了好些保险,但对保额总不够放心?①买多少?回到自己的初心,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容易得出答案的。只需要回答完下面的问题,保额买多少就不言自明啦:如果万一身故了,需要多少钱才能让爱的人生活无忧以及尽孝,才能解决家庭的债务?
如果万一得病了,需要多少钱治疗和休养,才能弥补收入的损失,安心养病?
如果万一残疾了,需要多少钱才不会拖累家人、生活质量不受影响?
②有多少?保险能否充分地发挥转移风险的作用,就是看在风险来临时理赔金(保额)够不够,这是评价一份保险优劣的三个要素之一。所以,已经有了保险的小伙伴,是时候整理一下手中的保单了——千万不要只知道按时交保费,觉得自己有保险;也许随着家庭的发展,保额早已经不够用,不能完全覆盖当前的风险呢!此外,保额测算的过程,也是一次家庭责任的梳理,能够增进夫妻间的交流,升华家庭的责任感,对促进家庭和睦大有帮助呢!2.关于预算你是否从来没有思考过要花多少钱买保险?好不容易挑中了产品,但保费却成了负担?①保证预算相信大多数人都和宏哥一样,家庭没有抵抗大风险的能力,所以会选择购买保险。自然的,保费也成了家庭中仅次于日常消费的、必须保证的第二大支出。由于每个家庭都有多张保单,每年的保费合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缴费期也不尽相同。你是否有过以下的经历呢?哎呀,差点儿忘记交保费了
种草了很久的神器刚剁手,发现剩下的钱不够交保费了
想升级几份保险,但经济上可能吃不消
为了平衡开支不影响生活品质,也为了分散压力错开投保,宏哥给家里设置了专用的「风险管理·账户B」,每个月会固定地将收入的10%转到这个账户中,无论新转
续保,保费都在里面发生与查询,省心!这个方法供小伙伴们参考哦。要知道,会为保费安排好预算,和会使用保险工具一样,都是一种财商的素养哦!②不超预算从自己或家庭的风险管理出发,拟定一份全面、足额的保障计划,是我们学习保险的初心,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因为预算不够,往往使得保障计划无法完整地实施。这时,正确的做法是:1.清楚自己的预算,有多少钱办多大事,不贪不超——产品一定是跟着预算走,而不是预算跟着产品走!2.将预算和你的经纪人深入沟通,从专业的角度为你推荐更贴切、更实惠的实现方案;3.在现有的预算内优先配置*紧缺的保障,随着以后经济能力的提高,再逐步配齐。
*优先配置:分步配置很常见,任何家庭的保险规划,每隔3-5年就要重新梳理修订,本身也无法一步到位。
总之,保险是用来转移风险的理财工具,是很重要。但如果以降低生活品质为代价,超预算地购买保险,显然与我们「理财让生活更美好」的初心相悖(bei4),也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浪费。3.自己动手测保额定预算本章介绍了「需求分析法」是如何科学地测算所需险种的保额的,以及在家庭中,怎样的保费预算才算合理。小伙伴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跟着猪爸爸(需求分析法),来测算出自己的保额哦。(猪爸爸所需的保额与保费预算)以上是从家庭的角度去分析的,那么其他人生阶段的小伙伴又该如何来考虑呢?我们将在第五章进一步地分析哦。写在最后回顾小伙伴们快来回顾这一章的收获吧!我需要多少保额?至少买多少合适?如何制定预算?花多少钱合适?预告上一章我们知道了保险要「买什么」这一章我们明白了保险要「买多少和定预算」接下来就要挑战保险中的大魔王啦定期or终身?消费or返还?保险究竟是如何来定价的呢?带上你的期待,我们下一章见吧---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