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外的心脏骤停,实际上生存率并不高。如果有室颤的心脏骤停,在院内院外能达到30%左右的生存率,如果没有室颤,生存率也就15%左右。
什么样的病人可能受益于抢救呢?
发现心脏骤停中有85%的病人实际上都是因为冠脉因素所引起的,而冠脉因素中前降支或者是左主干阻塞可能占的是更主要的地位,发生更多一些。
我们看到,冠脉如果发生心脏骤停,一般进行复苏,94.5%,也就是绝大多数病人都能够得到恢复,如果抢救及时的话,从进门到球囊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的话,那么它的生存率还是很高的,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30天生存率能达到70%左右,远期生存率也是很好的。
医院侯晓彤教授
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复苏不管用,怎么办呢?
在进行复苏的时候,持续的按压心肺复苏,但是还是不能恢复,我们就考虑运用ECMO来进行复苏。我们管这个叫ECPR(ECMOCPR),就是ECMO体外辅助下的心肺复苏。年美国心脏协会已经把ECPR推荐等级上升到ⅡB、C级证据。当传统的CPR10分钟左右,如果要是心脏还不复苏,这是我们就应该考虑,如果有条件的话进行ECPR的一个工作。早在年,台湾的研究发现,ECPR在不同的抢救时间内,小于30分钟,甚至大于60分钟,都比这个对照组(不用ECMO)的生存率明显提高,所以,ECPR在这种情况下是管用的。ECPR肯定有它的适应症,首先是有见证的心脏骤停,因为没有见证的心脏骤停,可能是脑死亡的一个标志。再一个,进行了有效的心肺复苏。医院内这个环境下,在导管室做肯定是有效的,超过10分钟没有转复的病人,可以考虑上ECMO复苏。
什么样的规程可能让病人更能存活?明尼苏达大学他们做的ECPR的一个流程,他们在病人的抢救流程上做了一个规定,然后无缝连接来进行PCI治疗和再次PCI,并且使用IABP等其他辅助装置来进行抢救。那么它的生存率可以看到,对于冠脉这部分心脏骤停的病人,他的生存率能达到45%这么高的一个水平。
如果说这个病人我们第二次没有去做PCI发现通畅,左主干还是通畅的,就第一次手术通畅的,我们想它可能是再灌注损伤引起的,所以运用ECPRECMO辅助以后,还可以等到病人的恢复,再灌损伤过去以后可以恢复。ECMO在这种情况下,我想是大有作为的。
最近年在复苏杂志上报道,我们可以看到就光院外的心脏骤停抢救,ECMO使用在美国的数量就明显的一个上升,趋势是非常大的。我想ECMO在这类患者中应用将起很大的一个作用。
小结一下,在急性冠脉心脏骤停,实际上是常见的心脏骤停的原因,而且这场心脏骤停,ECMO抢救生存率还是很高的。
需要我们去认识它,然后团队配合才能够做到最好的一个结果。
—END—▍来源:冠心病学科交叉暨介入治疗大会
▍审校:高宗炜相关
阅读
?侯晓彤:随着在急性心梗的应用,ECMO将进入一个井喷的状态
?对话侯晓彤:ECMO团队不仅有相同的救治理念、操作流程和管理方法,还必须有极大的热情和奉献精神
?侯晓彤:ECMO不是灵丹妙药,是避免患者立刻死亡的一个手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