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潞党参

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

病因:多数病因不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病毒感染尤其是肝炎病毒、微小病毒B19等。

2.药物因素是最常见的发病因素。

3.化学因素如氯霉素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抗肿瘤化疗药物以及苯等。

4.电离辐射长期超允许量放射线照射(如放射源事故)可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5.免疫因素再障可继发于胸腺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6.遗传因素Fanconi贫血、先天性角化不良、Schwachman-Diamond综合征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有家族性。

典型症状

1.急性型再障

起病急,进展迅速,常以出血和感染发热为首起及主要表现。病初贫血常不明显,但随着病程发展,呈进行性进展。几乎均有出血倾向,60%以上有内脏出血,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血尿、眼底出血(常伴有视力障碍)和颅内出血。皮肤、黏膜出血广泛而严重,且不易控制。病程中几乎均有发热,系感染所致,常在口咽部和肛门周围发生坏死性溃疡,从而导致败血症。肺炎也很常见。感染和出血互为因果,使病情日益恶化。

2.慢性型再障

起病缓慢,以贫血为首起和主要表现;出血多限于皮肤黏膜,且不严重;可并发感染,但常以呼吸道为主,容易控制。若治疗得当,坚持不懈,不少患者可获得长期缓解以至痊愈。

查看症状与

其他症状

慢性型再障部分患者迁延多年不愈,甚至病程长达数十年,少数到后期进展为重型或极重型再障。

诊断依据

年第四届全国再障学术会议修订的再障诊断标准如下:

①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②一般无脾肿大。

③骨髓检查显示至少一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如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应明显减少,骨髓小粒成分中应见非造血细胞增多。有条件者应作骨髓活检等检查)。

④能除外其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难治性贫血、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⑤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中医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虚劳症,中医学无再障贫血一词,更无急慢性之分,我们认为慢性再障因劳倦过度、外感邪毒、房事不节等导致脏腑阴阳受损,气血亏虚,而成虚劳证。临床主要表现为面白无华、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头晕耳鸣等一派血虚失荣征象,故以“虚劳血虚型”加以概括诊断;因“肾主骨、藏精、生髓”“精血同源”,肾虚则精少髓枯,血不得生。故慢性再障的本质是“肾虚”,在临床诊治时,依患者偏阴偏阳之象而进一步辨证为肾阴虚型、肾阳虚型、肾阴阳俱虚型。

中医再生障碍性贫血分型:

 1.肾阴虚证

  证候:面色苍白,唇甲色淡,心悸乏力,颧红盗汗,手足心热,口渴思饮,腰膝酸软,出血明显,便结,舌质淡,舌苔薄,或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益气养血。

  方药:左归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2.肾阳亏虚证

 证候:形寒肢冷,气短懒言,面色苍白,唇甲色淡,大便稀溏,面浮肢肿,出血不明显,舌体胖嫩,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治法:补肾助阳,益气养血。

  方药:右归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3.肾阴阳两虚证

  证候:面色苍白,倦怠乏力,头晕心悸,手足心热,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齿鼻衄血或紫斑,舌质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法:滋阴助阳,益气补血。

  方药:左归丸、右归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4.肾虚血瘀证

 证候:心悸气短,周身乏力,面色晦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皮肤紫斑,肌肤甲错,胁痛,出血不明显,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细或涩。

  治法:补肾活血。

  方药:六味地黄丸或肾气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5.气血两虚证

:面白无华,唇淡,头晕心悸,气短乏力,动则为甚,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

  6.热毒壅盛证

  证候:壮热,口渴,咽痛,鼻衄,齿衄,皮下紫癜、瘀斑,心悸,舌红而干,苔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养阴。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日常护理

1.加强皮肤黏膜的护理,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大便通畅。2.避免外伤出血,预防感染。3.避免接触可引起骨髓抑制的化学药物及物理射线。4.坚持服药,不擅自停药,定期复查。

饮食调理

1,注意饮食卫生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低下,极易发生感染,因此,烹调时一定要注意卫生,炊具餐具要消毒,不吃生冷和不卫生的食物。2,吃细软的食物避免进食含鱼刺、骨碴等硬的食物而造成牙龈及口腔黏膜损伤。3,.高蛋白、高能量饮食需要补充足够的动物性蛋白质,如鱼肉、动物肝肾、瘦肉、鸡、禽蛋、牛奶等。4,补充造血物质膳食中应注重补充铁、叶酸、维生素B12等。含血红蛋白铁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蛋黄等动物性食品;叶酸广泛存在于新鲜绿色蔬菜、酵母、动物的肝肾中,尤其是新鲜蔬菜含量最为丰富,需注意的是烹调时间不宜过长;肉类、动物内脏、鱼、蛋类是维生素B12的良好来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xingyixianyan.com/nwyfy/5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