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专栏关于ldquo腺病毒rdq

  有报道说,腺病毒之所以可怕,是因为传染性极强,且暂时没有预防疫苗,还有的说腺病毒可引发肺炎,致死率高......听起来真的超!可!怕!

  那么,什么是腺病毒?会出现啥症状?又是怎么传播的?怎样才能预防这货?今天,我们必须要搞懂这些问题!

关于腺病毒

  腺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它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拥有至少90个基因型,分A-G共7个亚属。不同基因型的腺病毒倾向于感染不同的部位,因此同样都是腺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包括有肺炎,支气管炎,膀胱炎,结膜炎,胃肠道疾病以及脑炎等。

  一种血清型的感染可以诱发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但对于其他血清型没有保护作用,因此一个人可以有多次腺病毒的感染,并不是得过一次就不会再得。

  任何人都有可能感染腺病毒。免疫系统较弱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等患者感染后引发严重疾病的风险较高。不过,大多数腺病毒感染者的症状不严重,采取缓解症状的一般性治疗措施即可。

腺病毒感染的表现是什么?

1

发热:一般为反复高热,持续3-5天,也有个别发烧超过5天,可以伴有全身症状(头痛、肌肉痛、腹痛等),也有全身症状不明显,取决于病毒的毒力和个体的抵抗力。

2

咽炎:咽炎是腺病毒感染比较常见的,很多患者的扁桃体表面可见渗出性白膜,也因此常被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而应用抗生素,实际上扁桃体表面的白色分泌物不代表就一定是细菌感染,需要仔细鉴别。

3

肺炎:咳嗽是腺病毒感染的一个常见症状,咳嗽程度轻重不一,严重的可导致肺炎,轻的可自愈而不需要任何药物治疗。抵抗力差、免疫缺陷、营养不良的个体更加容易发生重症肺炎,尤其小于2岁的儿童,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

4

中耳炎:中耳炎多见于一岁以下的小朋友,表现为比平时更加烦躁,不停的挠耳朵、哭闹,一旦出现耳部不适还是要及时就诊。

5

结膜炎:咽结合膜热是一种典型的腺病毒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结膜炎伴发热性咽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部分伴皮疹,高发于接触湖泊或者泳池的夏令营中。

6

腹泻:5-10%的幼儿急性腹泻是由腺病毒F亚属40型和41型引起的,所引起的腹泻时间较久,一般8-12天,容易在幼托机构爆发流行,而且腺病毒可在粪便中持续排出数月,排毒期比较长。某些血清型的腺病毒还可导致肠系膜淋巴结炎,有时可引起肠套叠。

7

泌尿生殖道症状:某些血清型与儿童出血性膀胱炎相关,出现血尿,也是自限性的,多见于男孩,通常不伴有发热或者高血压,这一点与肾小球肾炎还是大大不同。

8

心肌炎:腺病毒也是小儿急性心肌炎的常见病因,有报道腺病毒大概能占到病毒性心肌炎的60%。

9

其他少见表现还包括脑膜炎、脑炎,甚至是全身多脏器同时受累(肺炎、结肠炎、肝炎、肾炎、脑炎),这些表现容易发生于自身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腺病毒如何得来的?

  人腺病毒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21天,平均3-8天,潜伏期和发病急性期传染性最强,有症状的感染者和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呼吸道腺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

?接触传播:手接触腺病毒污染食物物体或表面后,未经洗手而触摸口、鼻或眼睛

?粪口传播:接触腺病毒感染者的粪便。腺病毒肺炎最常发生于6个月至5岁,尤其是2岁以下,患慢性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受损者更易出现重症病例。

疫情发生期间应对措施

(1)营区实施封闭式管理,严格控制人员进出,减少营区内人员流动。

(2)停止大型集会,减少室内集中活动。

(3)实行错时就餐、洗漱、洗澡等,就餐时采用同向就坐方式。

(4)科学设置训练科目,降低训练强度。

(5)注意防寒保暖,适当增加高蛋白、高纤维食物。

(6)加强宣传引导和舆情控制,防止误传误信引起恐慌。

疫情发生期间卫生措施

(1)专人负责消毒。用含氯制剂擦拭桌面门窗地面,宿舍走廊采用过氧化氢或含氯消毒剂喷洒,注意餐具消毒。

(2)要求宿舍每天早中晚各通风1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门窗要同时打开,形成对流。

(3)启动营区“日监测”“日报告”制度,做好登记统计和上报工作。

(4)由医务人员专职接送发热患者,由专职人员对发热患者居所及时进行消毒。

(5)营区独立设立隔离区,严防隔离观察对象随意流动。

(6)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编印、下发腺病毒防控知识宣传。

(7)根据各单位情况,组织集体预防性用药。

感染病毒何时应该就诊

大部分的腺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的,多喝水多休息,对症治疗即可。

?反复高热,持续3天以上,尤其最高温度超过40度,口服退烧药效果不佳;

?出现了高热惊厥;频繁腹泻或者呕吐;

?退烧间歇期精神反应差、面色差,嗜睡、拒绝喝水或吃东西;

?咳嗽进行性加剧,尤其是出现呼吸加快或者用力呼吸;

?尿量少;

?发烧的同时出现皮疹。

一旦出现上述表现还是要及时就诊

重症病例需要住院治疗,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

腺病毒感染

可防可控可治

不必过于恐慌哦

供稿:卫生处 医院

往期精彩回顾

监   制:邢亚林

责任编辑:王润德 张 剑

本期编辑:肖 飞 吕金函 韩瑞斌

投稿邮箱:@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xingyixianyan.com/nwyfy/5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