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傻分不清的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你知道

“医生,我家孩子发烧两天了,吃了退烧药体温一直降不下去,还说自己嗓子疼,这到底是怎么了?”日前,市民刘女士带着四岁的儿医院中西医儿科门诊,医生张景佩接诊后,详细询问孩子的病史,并对孩子进行了检查。 

  

经询问后得知,孩子从幼儿园放学回来后开始发烧,最高时候烧到39.5℃,刘女士每隔六个小时给孩子喂一次退烧药,可是体温一直也降不下去,另外孩子的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差,不好好吃饭,还吵着说嗓子疼,这让刘女士有点心慌,怕孩子是手足口,医院就诊。

张景佩经过仔细地诊断,告诉刘女士孩子是患上了疱疹性咽峡炎,这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型(轻型)和肠道病毒71型(重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咽峡部疱疹,多伴随有剧烈的嗓子疼及阵发性的哭闹。不过也不用过于担心,只需对症给药就能痊愈,同时家长要注意观察,若出现重症表现要及时就医。张景佩说,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较强传染性,潜伏期为3~5天,多通过呼吸道及粪-口传播,亦可通过接触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口腔疱疹液、皮肤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等造成传播,食用被污染的水及食物也可造成感染。发病率高,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1到5岁儿童感染后临床症状比较明显。疱疹性咽峡炎及手足口病在夏秋季高发,因此张医生建议,家长平时可以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吃熟食、喝净水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做到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充分清洗;居室勤通风,疾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并督促孩子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01

和傻傻分不清?

说到疱疹性咽峡炎,大家就不可避免地想到手足口病,因为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差不多是由相同种类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相似度很高,很像孪生姐妹。很多时候家长以为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到医院检查后,却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不过,这两种病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区别的。

  

贴心小提示:得过一次疱疹性咽峡炎,还可能再得!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1勤洗手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都要先用流动的水给孩子洗手,大人接触孩子前,换尿布,处理粪便后也要洗手。

2注意消毒

孩子的餐具、玩具、家中要定期做好消毒,多开窗通风。

3接种疫苗

目前尚无特效抗肠道病毒药物,目前已有的EV-A71型灭活疫苗,既可以预防由EV-A71型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也可以用于预防由EV-A71型肠道病毒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可有效的减少危重症的发生。

4提高免疫力

同时也可服用乳铁蛋白提高免疫力,乳铁蛋白是一种多功能蛋白质,也是目前公认的具有多效免疫调节活性的蛋白质,国内外临床研究[1]证实每天服用乳铁蛋白-mg能有效预防疱疹性咽峡炎,同时可合并治疗疱疹性咽峡炎,能显著有效的缩短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缓解病情,无等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编辑丨吴玉影

责任编辑丨刘洪

医院

急诊急救电话

(24小时)

—63370

(8:00—12:00,14:30—17:30)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xingyixianyan.com/nwyfy/50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