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医院会议室,周末下午4时,内科系统医师例会。
此次会议之主旨在表扬严济世医师诊病之认真,号召各位医师学习。内科主任是一位心脏病学专家,年近六十,治学严谨,讲话不多,却言简意骇,且颇具古风。主任在会上说道:人之疾病种类己知的当以千计,若再加未知的、不典型的、合并的、加杂的,实难统计。疾病之治疗,皆应“对症下药”。若将胃癌误作溃疡、把心力衰竭当成过敏哮喘,治疗定属驴唇马嘴。所以治病必先求得准确之诊断,方能有所疗效。主任又称:医院,来院之病例多病情复杂者,诸位当谨慎处置。严济世医师努力探求疾病之诊断,疑难之症每为所解而获奇效,诸君当效之。诸位请牢记“若无准确之诊断,必无正确之治疗”。众人称是,严医师亦表示“愿与大家共勉”。
这严济世医师,江苏人士,生得眉清目秀,戴一付不为过深的近視眼镜,平添几分书卷气息。严医师工作认真、不苟言笑。衣履整洁,衣着得体。其时男士多着中山装,医生因需不时低头书写医疗文件或检查病人,多将领头敞开,以图舒坦,而严君则否。
严家世代业医,名闻乡里。至济世一代,西医已成主流,其医院校学习。严君身怀济世之志,学习努力、品学兼优。毕业后分配医院工作。
严君幼承家教,于济世之术认真学习,对病人之疾病努力探究。自执业以来,颇多解决疑难杂症之病例。
严医师有一雅号,被称为“淀粉酶医生”。事出某日严医师轮值急症室夜班,有一腹痛病人来诊,腹痛一病涉及许多疾病之可能性,严医师检查后,以为有急性胰腺炎之可能,遂为之采血作血清淀粉酶检查。血清淀粉酶若在单位以上即可确诊此病,反之,若不升高则可基本排除此症。该病人验血之结果报告为正常,众人皆以为不是此症,独严医师以为不然,谓是此酶之升高,可能需待些时间。乃说服病人留院观察检查,病人同意。严医师不断为之作此检查,一夜竟达6~7次之多。至黎明之时,果然查得血清淀粉酶升至单位,病人之疾病乃获明确之诊断,按急性胰腺炎治疗,不数日即愈,病家称谢。唯是当日值班之化验员忙碌一夜,心中不悦,说与同事,讥之曰:此君可称“淀粉酶医生”也。
从那以后,凡严医师轮值急诊夜班,同日轮值之化验员交班时多谓夜班化验员:
“侬今朝夜里有得苦了,内科是淀粉酶医生值班”。
意思说他将会开出许多检查,让你忙死。
严医师对病人所患之病穷根究底,对诊断不明之病,更多研究兴趣,“没有准确的诊断,便没有正确的治疗”是其临床医疗工作之座右铭。
一女性病人产后咳嗽数月不止,并伴低热,已无奶水可以育儿,而且食欲不振、日见消瘦。初诊于西医,认为是呼吸道感染,但服用多种抗菌药物皆无效果,肺部X线检查亦无重要病征。复诊于中医,则有“肺虚”、“肺热”、“虚痨”等种种说法,服用润肺滋阴之剂数十帖,亦无效果。
复诊于严君,仍嘱查痰中有无结核菌。一查、再查、三查并无所获,仍不懈,查至第6次,果发现有结核细菌,遂诊为“支气管内膜结核”。原来此病生在支气管内,肺部X线检查可无异常发现。诊断既明,投以抗结核药物治疗,乃逐渐康复。
严医师于诊病之认真,每使疑难病症得以破解,是故常得内科主任之表扬,号召年轻医生多多向其学习。
二.
斗转星移,30年过去,严医师已晋升主任医师之职,专攻肾脏疾病,尤长一种称为“IgA肾病”的肾脏疾病的诊疗,在国内外发表了许多关于此病的研究论文,于肾脏疾病领域已颇有名气,医院肾脏内科主任。严主任治学严谨,更要求肾科医师努力钻研病情,诊断、治疗,一招一式,言必有据,行必规范,业界皆以为是。
又一年,医疗行政部门为解决“看病难”之事,医院专家深入基层,到社区医疗第一线直接为病人服务。医院医院“挂钩”,定期安排专家到社区诊所为民众服务。
大医院专家到社区诊所为居民诊病,报界自然意识到这事的新闻价值,于是便有大标题:“大专家到病人家门口来为病人服务了”刊出。一时各方称善。
某日严主任与该院消化、心脏、呼吸诸科专家,根据行政部门安排来到一处名为“南瓜弄”的卫生所坐诊。报社派了记者要现场采访,希望报道病人感觉是如何之方便,专家又表示如何为病人服务之决心。南瓜弄的街道组织为配合此项活动,早几日即做了宣传:“机会难得,有病快看”。
却说当日卫生所果然门庭若市,居民大妈有病无病都想来凑个热闹,当然专家是来看病的,不过有哪个敢说是“百病皆无”的呢?“心里不舒服”的被诊所的护士带去看心脏病专家;“喉咙口有痰”的看呼吸科专家;容易“打膈”的看消化专家;腰酸的,自然是看肾病专家了,因为“腰子”就是肾脏啊,肾脏病也确有腰酸的。
王老太年七十有余,早年曾是纺织厂的挡车能手,为人精明能干,能说会道,只是丈夫早逝,守着一儿一女工作、生活。如今儿女成长,早已婚嫁,老太退休后忙着照顾孙子、外孙,虽然辛苦,但心里开心。一晃又是20多年过去,上个月大孙子都结婚了,老太太一看大有希望抱重孙子了,劲不打一处来,着实帮助操劳了一番。所幸身体尚好,也不过有点轻度的高血压、几个关节有点酸痛而已,用她自己的话说:“劳动人民这点小病小痛不算回事”。
这回居民委员会主任说了,专家到了家门口,机会难得,那么看什么病呢?王老太一想,看腰酸。说到腰酸还真地感到有那么回事,以前好像没有的。
那天一早,4位专家坐定,居民们扶老携幼前来,护士逐一分诊,众人坐待专家诊治,街道里弄干部维持秩序,新闻记者忙于采访:众人皆说是好,希望今后能常有“专家下来”。
三.
王老太因为腰酸,“专业对口”,坐待肾病专家严济世主任诊治。及至就诊,王老太称:“腰不好”,严主任知道肾脏病人都说“腰子不好”的。再问有无其他疾病,说有高血压,一量,果然/96毫米汞柱,确实是高的。其他还有什么病?答:“关节炎”。以往生过什么病?答:“浮肿病,三年自然灾害......”
严主任是肾病专家,腰酸、高血压、关节炎、浮肿病一踊而上,以严主任的经验,肾脏有问题似乎还确有其事。当然严主任是资深专家,而且是十分强调言必有据,行必规范的专家,诊断肾脏病必须做相关的检查,但社区的诊所不能做,这让严主任大感为难。
护士告知社区诊所化验小便、验个肾功能还是可以的,于是严主任让王老太去验了小便,结果正常。但严主任觉得一次小便化验结果正常,并不能绝对排除肾脏病的可能。加以严主任觉得如果万一在他手下漏诊了肾脏病岂不落人笑柄,或者再被人误解为“在社区诊病不认真”岂不糟糕。
想来想去只有一法:医院去做化验检查。但若只说“去医院检查”,又似有推诿之嫌,于是便写了一张纸条让医院找肾脏内科的副主任张医师,并写明要作某种、某种检查,并有关照:要为该病人提供方便等语,严主任觉得这样也算自己尽到责任了。
王老太是个乐天派,对于自己的健康本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