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男子胰腺炎10个月后变成胰腺癌,是

内容来源:

张传钊,陈汝福.胰腺癌肝转移的治疗进展.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年·07卷·04期

陈浥葭,郝兰香,廖徐英,等.超声内镜在胰腺癌分期及治疗决策中的作用.中华胰腺病杂志,年·24卷·04期

刘超,王磊.影像组学在胰腺癌临床研究中的进展及展望.中华医学杂志,年·卷·28期

胰腺癌约90%是来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早期诊断困难,出现症状后进展迅速,治疗效果及预后不理想。胰腺癌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吸烟、肥胖、酗酒、慢性胰腺炎、糖尿病、苯胺及苯类化合物接触史都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胰腺癌还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

在四川40岁的赵磊是一家烧烤店的老板。他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制作烧烤的过程和品尝美食的视频,以此来宣传店铺。平日里,他也经常和朋友聚会,一群人围坐在一起,点上满满一桌烤串,再配上几箱啤酒,常常玩闹到深夜。

年7月的一天,赵磊在店里忙碌时,突然感到腹部一阵隐痛,疼痛还蔓延到了后背。他嘴里也有点反酸,感觉不太舒服。赵磊以为是最近太累了,没休息好,就没把这当回事,想着晚上早点收工,回去好好睡一觉就没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磊开始频繁出现腹泻和腹部坠痛的情况。他常常在肚子胀痛后就冲向厕所,粪便散发着恶臭味,还带有泡沫和油光。赵磊怀疑自己是因为长期饮食不规律,得了胃炎,于是去药店买了些肠胃药。吃了药后,症状有所缓解,他就没再管了。

直到9月的一天,赵磊和朋友通宵喝酒吃烧烤后,突然腹部剧痛难忍,还伴随着强烈的恶心和呕吐感。他脸色苍白,感觉腹部像是被撕裂了一样,疼痛最初从左上腹部开始,然后迅速蔓延到整个腹腔,而且越来越剧烈,连喝口水都让他难受得不行。朋友们都吓坏了,赶医院急诊科。

经过一系列检查,包括抽血、生化检查和腹部CT等影像学检查,赵磊被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医生告诉赵磊,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主要是由于胰液引流不畅引起的。暴饮暴食、长期酗酒、患有胆结石等慢性疾病,都可能导致胰腺的炎症反应。当胰液组织出现水肿、坏死等损伤情况时,患者会感到强烈的腹痛,饱食、进食高脂食物以及饮酒后,疼痛会加重,还会出现呕吐和发热等症状。而且,胰腺的长期慢性炎症还会增加胰腺癌的发病概率。

听到这些话,赵磊后悔不已。朋友们在一旁也纷纷劝说他以后少喝点酒。经过这次突发事件后,赵磊改变了自己的生活饮食习惯。想到医生说的胰腺癌,他心里很害怕,连烟都戒了,对于高油脂、高盐的食物也敬而远之。朋友们都开玩笑说他现在变成了养生达人。

时间过得很快,大约一年过去了。就在赵磊以为自己的生活已经重回正轨时,命运却和他开了个玩笑。年5月,赵磊再次出现了腹部胀痛的情况,脸色也有些蜡黄,食欲和胃口都下降了很多,体重也减轻了。他一开始没当回事,觉得可能是天气太热,自己吹空调着凉了。

直到5月25日,赵磊和妻子一起吃晚饭时,突然腹部剧痛袭来,疼得他浑身冒冷汗,肩膀颤抖,手里的筷子也掉落在地,嘴里直喘粗气。妻子这才发现,赵磊的眼睛有点发黄,回想起这段时间他的异常,医院做检查。

经过血常规、PET-CT检查、超声造影等项目检查,结果显示:赵磊胰腺头颈部形态饱满,放射性摄取不均匀增加,胰头颈部位置存在19mm×25mm×30mm不均匀稍长T2、稍长T1异常信号影,T1W1胰腺体尾部信号呈弥漫性降低。血肿瘤标志物提示:糖类抗原(CA)72-48.55U/ml,甲胎蛋白(AFP)数值为6.48μg/L,癌胚抗原(CEA)1.82μg/L。

经过病理检查等项目,赵磊最终被确诊为胰腺癌。得知这个结果,躺在病床上的赵磊脸色煞白,眼睛瞪大。他手背青筋鼓起,情绪一下子失控了。当医生来查房时,他双眼通红,崩溃地说:“医生,我一年前只是得了一次急性胰腺炎,这一年来我一直按照医嘱清淡饮食,烟和酒都戒了,还坚持规律运动,怎么会突然得了胰腺癌呢?这一定是哪里弄错了!”

这番话引起了医生的注意。如果真如赵磊所说,那他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患上胰腺癌的概率确实很低,看来其中还有其他原因。等赵磊情绪稳定后,医生再次仔细询问了他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当听到他有一个习惯后,医生恍然大悟,遗憾地叹息道:“尽管你的生活习惯已经比很多人都好了,远离了烟草和酒精,但你这个容易被所有人忽视的习惯比烟酒还毒啊。”

最低0.52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xingyixianyan.com/mwycs/13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