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一管血半管油rdquo

一管血半管油

一例触目惊心的

_

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成功诊治

一、病例介绍

腹部疼痛初诊断

近日,医院东院区普外科接诊了一位因“上腹部疼痛4小时”急诊入院的年轻小伙。急诊医师接诊后得知该患者发病前和朋友聚餐进食了“烧烤”等油腻食物,并且饮了白酒,小伙还诉说既往有“高脂血症”病史。这引起了付云强主任的注意,立即前往患者床前再次询问病史并行腹部查体后初步判断为高脂血症胰腺炎,要求立即完善验血、腹部CT等辅助检查,同时给予相关治疗。

静脉血样惊众人

当护士采血后竟发现该患者血液标本上方竟漂了一层厚厚的油脂(见图一),这让在场的医护人员无不感到触目惊心。检查结果也正如我们所料,甘油三酯达到了32.47mmol/L(正常值0.48-1.7mmol/L)(见图二),腹部CT也显示胰腺周围有渗出。综合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诊断明确,付云强主任立即指导相关治疗,给予降脂、降糖、补液、抑酸、抑酶、镇痛等治疗。

图一患者入院时所采静脉血,静置后上层为

图二患者入院时血脂报告单

病情进展敲警钟

治疗两天后患者腹部症状较前改善不显著,此时腹胀如鼓,腹痛范围累及下腹部,血脂下降不明显,且伴有体温升高。付云强主任查房后考虑病情进展,立即复查腹部CT及相关验血指标,CT显示胰腺周围渗出较前明显增多(见图三),且伴有胸腔积液,根据改良CTSI评分为4分,属于中重度急性胰腺炎。经科室小组内讨论后,认为应对该病例提高警惕,需采取多种措施避免胰周积液感染及胰腺坏死的发生。

图三左图为入院当天腹部CT表现:胰尾周围少许渗出;右图为治疗2天后CT表现:胰腺周围渗出明显增多

_

多学科诊疗荐中医

针对该患者病情进展,我科立即组织多学科诊疗工作。请重症医学科尹庆卫主任、内分泌科刘金玲主任会诊协助诊治。经多学科会诊后,一致认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特色治疗手段(如中药口服、灌肠和中药外敷等),使用经典方剂“清胰汤”保护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防止菌群移位,减少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的分泌,从而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方案调整后效果显著,腹部症状明显减轻,血脂也在治疗后4天降到了11.3mmol/L以下(见图四),避免了遭受入ICU行血液滤过的痛苦。该患者也在我科综合治疗10余天后好转出院,出院前刘金玲主任特意为患者制作了详细的饮食、服药指导。出院后两周患者再次入院复查,腹部CT显示胰腺周围渗出较前明显吸收(见图五),患者对我院的治疗非常满意并表示感谢。

图四治疗方案调整后血脂报告单

图五出院后2周复查CT显示胰腺周围渗出较前明显吸收

_

CHAPTER03

专家提醒

近年国内统计结果显示,高脂血症已超过酒精成为急性胰腺炎的第二大病因,而因高脂血症所致急性胰腺炎与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显著升高密切相关,因此其又被称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acutepancreatitis,HTG-AP)。其临床特征除了急性、突发、持续、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外,还有甘油三酯水平达到11.3mmol/L,或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为5.65~11.3mmol/L且血清呈乳糜状。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措施包括病因治疗、常规治疗、并发症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医院东院区普外科在该病的诊疗上已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特色治疗手段(如中药口服、灌肠和中药外敷等),使用经典方剂如大柴胡汤、清胰汤、大承气汤等治疗效果显著。

_

国庆将至,亲朋好友欢聚一堂,高脂饮食不可避免。专家提醒,酒肉虽香,切莫贪多。高脂血症患者更要“管住嘴,迈开腿”,避免高脂血症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xingyixianyan.com/mwycs/106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